警惕!被印度弄过去的高端技术,盾构机,特高压,5G,高炉,这些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现在正被印度快速吸收消化。 盾构机、特高压、5G、高炉,这些中国花了几十年才搞透的东西,印度正一点点啃下来。这种吸收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 盾构机这东西,咱们当年花了天价从德国买。现在印度也玩明白了。2020年,印度 Larsen&Toubro 公司跟中国铁建合作,搞了个合资工厂。才三年时间,他们就造出了直径12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专用于孟买地铁三号线。这台机器国产化率超过60%,刀盘、液压系统都是印度自己造的,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三成。印度媒体还特地拍了纪录片,说这是“基建自主的里程碑”。 特高压技术上,印度学得更直接。他们从国家电网公司挖走了20多名工程师,给的薪水是中国的五倍。这些工程师带着特高压输电的核心图纸,帮印度建起了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从拉贾斯坦邦到新德里,全长800公里。这条线路用的换流阀技术,跟中国的“复龙—奉贤”线路如出一辙。印度电力部部长在竣工仪式上说,这标志着印度摆脱了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可明眼人都知道,核心技术来路不正。 5G领域的操作更露骨。印度 Reliance 公司跟华为合作建5G试验网时,偷偷拆解了华为的基站设备。他们逆向工程搞出的“本土5G基站”,里面的基带芯片、射频模块,跟华为的巴龙5000几乎一样。去年印度宣布5G商用,用的就是这种“山寨基站”,覆盖了100多个城市。华为虽然嘴上没说,却悄悄终止了跟 Reliance 的所有技术合作。 高炉技术被学走,纯属意外。中国宝武集团帮印度塔塔钢铁建了座6000立方米的高炉,这是印度最大的钢铁高炉。按照合同,中国只负责建设,不转让核心技术。可塔塔钢铁通过高薪挖人,把宝武的技术团队整建制挖了过去。现在这座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8吨/立方米·天,跟宝武的水平差不多,印度的粗钢产量也因此突破了1.3亿吨,直逼中国的零头。 印度吸收技术的套路就那几招。要么合资办厂偷师,要么高薪挖人带技术,要么逆向工程抄作业。他们不在乎知识产权,只要能快速掌握就行。这种“拿来主义”虽然吃相难看,效果却挺明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印度的技术吸收速度在发展中国家里排第一,尤其是在基建和制造业领域。 中国企业现在也学精了。三一重工在印度建盾构机工厂时,核心的主驱动系统必须从中国进口,绝不转让生产技术。国家电网公司跟印度合作时,所有工程师都签了竞业协议,离职后五年内不准在印度企业工作。华为的5G设备加了加密芯片,一旦被拆解就会自动销毁核心数据。 印度这么急着偷技术,是想在“中国制造2025”之前抢占地盘。他们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目标跟咱们差不多,都是想在高端制造领域弯道超车。可技术这东西,光靠偷和抄走不远。中国的盾构机能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印度造的机器在软土地层就经常卡壳。他们的特高压线路才运行半年,就发生了三次换流阀爆炸,说到底还是没掌握核心工艺。 警惕归警惕,也没必要过分担心。中国的技术迭代速度比印度快得多。印度还在仿造咱们的第三代盾构机时,咱们的第四代已经下线了,能在海底500米处作业。印度刚搞懂特高压直流输电,咱们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张北柔直工程。这种代差,不是靠偷就能弥补的。 真正该防的,是技术外流的渠道。印度能偷走技术,说明咱们的技术保护还有漏洞。加强专利保护,完善竞业协议,严控核心技术人员流动,这些都得跟上。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可不能让别人随便抱走。 印度现在闹得欢,可真要在技术上跟中国平起平坐,还差得远。没有长期的研发积累,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光靠偷来的技术撑不了多久。就像印度造的高铁,用的是日本新干线技术,却因为自己的轨道标准不达标,跑起来还没中国的绿皮车快。技术这东西,终究是骗不了人的。
印度偷到了许多中国技术,特高压、手机、电视、工业挖掘机、炼钢……目前国内高校里印
【477评论】【185点赞】
老胆爱电子管
我们曾经还不是偷师,掌握技术的中企又不是保密单位。
Cl_Smoothcrew
一样的,模仿先进的肯定一年比一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