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王先生的一次好心之举,却成了糟心事。去年他开车回老家时,通过顺风车平台搭载了一位女老乡,路上相谈甚欢,聊家乡事、聊打拼不易,行程结束后还加了好友。可没成想,这份老乡情谊竟成了对方借钱的“突破口”。
今年5月,女老乡首次开口借钱,说银行卡出问题没生活费,借300元周转并承诺很快归还。王先生看对方年纪小又同为老乡,心软之下转了钱。可这之后,对方开始频繁以“工资未发”“生活费紧张”等理由借钱,每次200、300元,态度又好,王先生念着老乡情分一次次没拒绝,累计借款近3000元。
当王先生觉出不对想收手时,对方竟发狠话:“不借这最后300?之前的钱一分别想要回!”他怕钱打了水漂,咬牙又转了300元,结果对方直接失联,所有借款石沉大海。
从法律角度看,虽然没签借条,但王先生的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能证明借贷关系合法有效,女老乡有明确偿还义务。而对方以“不借新钱就不还旧债”相威胁的行为,已涉嫌治安违法,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
目前王先生已求助媒体调解,若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也可就威胁行为报警。这件事也提醒大家,老乡情谊虽可贵,但涉及金钱往来时还需保持警惕,别让好心被利用,小额借款也要留好证据,避免陷入维权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