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作为战俘交换,或是接受俄军的审判供述其所犯下的罪行。
利波沃伊认为,乌克兰军队现在在招募新兵方面遇到极大困难,乌克兰国内几乎已经没有达到入伍军龄的男性人口。 乌克兰征兵办公室现在跟菜市场抢菜似的,年龄限制一降再降。2023年把征兵下限从27岁降到25岁,2024年又有人提议征召未成年人,甚至连七十岁的大爷都被拉去当后勤。 可就算把裤腰带勒到肋骨上,男丁还是不够用。 这可咋办呢?只能把主意打到女人身上。战前乌军女兵才三万多人,现在直接涨到七万,占现役兵力的7.2%,其中五千五百人直接扛枪上了前线。 利沃夫那个空突旅更绝,直接整出个全女兵连队,美其名曰“女儿国突击队”,说是突击队,简单来说就是填战壕的敢死队。 这些女兵上战场的原因五花八门。有自愿参战的爱国者,有为了亲人报仇的,还有被强制拉壮丁的普通老百姓。 这就算了,乌克兰政府连监狱里的女囚犯都不放过,给她们十五天速成训练就塞进了最危险的突击部队,这些人的阵亡率高达83%。 在波克罗夫斯克,一支由囚犯组成的女兵小队全员战死,尸体上还留着没愈合的训练伤痕。这哪儿是打仗啊,分明是把人往绞肉机里送。 战场上的情况更让人揪心。俄军在库尔斯克-苏梅方向遭遇一支全女兵突击队,一顿炮火下来,乌军损失了30%的兵力才撤到战壕防御。 被俘的女兵里,有个无人机操作员身上酒气熏天,一问才知道,她们战前集体喝了酒壮胆。这事儿听起来很荒诞,但其实折射出乌军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酒精能暂时让人忘记恐惧,可也让她们在战场上反应迟缓,成了俄军无人机的活靶子。 俄军士兵开玩笑说,“闻着酒味儿就能找到敌人位置”,这话听着像笑话,背后却是无数年轻生命的凋零。 但要说乌克兰为啥非得把女人推到前线?简单来讲还是装备和弹药跟不上。西方援助越来越抠门,德国三年半才给了658枚防空导弹,乌军的野战防空网破得跟筛子似的,只能靠人肉填坑。 女兵们穿着不合身的男式军装,扛着二手步枪,基础训练从半年压缩到两周,就被推上了战场。 在红军村战役中,乌军第425突击团的女兵敢死队刚跳下装甲车,就被俄军的榴弹发射器覆盖射击,十多人当场阵亡,尸体躺满了整个前沿阵地。 而战场上缴获的北约防弹衣测试报告显示,女性穿戴者腰椎损伤率高达79%,这哪儿是保护装备,分明是刑具。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理说,女兵被俘后应该享受战俘待遇,可俄方偏要强调“审判”,说要让她们供述“罪行”。 这背后的政治目的再明显不过——把女兵俘虏包装成“揭露真相”的工具,用来影响国际舆论。 可就算这样,乌克兰政府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毕竟西方援助还指着人家给,国内兵源又枯竭,只能硬着头皮把女人往火坑里推。
tb04490017
生了再换回去
小女不才
乌克兰女孩都知道保家卫国,比起那些忘了祖宗的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