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

吴能力聊意 2025-07-15 14:02:24

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2025年7月7日报道,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这次被盯上的是石墨电极,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电炉炼钢的核心材料,全球钢铁行业都离不开它,还能造锂电池负极、核反应堆内衬,甚至导弹鼻锥。

更要命的是,全球70%的石墨电极产能攥在中国手里,方大炭素一家的年产量就顶得上印度全国的总和,仅2024年对外出口的石墨电极就高达30万吨,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土耳其、欧盟都是主要买家。现在中国悄悄收紧出口,就像捏住了全球钢铁产业链的“七寸”。

尤其是美国,80%的石墨靠中国进口,去年白宫把石墨列入“关键矿物清单”,结果转头就发现本土产能连牙缝都填不满——美国最大的石墨矿一年只能挖5万吨,还不够中国一家企业的零头。

印度更惨,2015年为了保护本土企业,硬着头皮附和美国要求,对中国电极征收每吨922美元的反倾销税,结果国内钢厂立刻闹“电极荒”,电炉开工率暴跌40%,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取消关税。

现在中国一收紧,印度钢厂老板们又开始满世界找替代,结果发现俄罗斯的电极质量不稳定,土耳其的产能还不够塞牙缝,最后只能乖乖回来求中国。

中国为啥要“卡脖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招叫“围魏救赵”。

当年稀土被西方卡脖子时,中国只能低价出口稀土矿,高价买回稀土永磁体。现在轮到中国出牌了:石墨电极的上游是针状焦,山东京阳科技的针状焦纯度做到99.5%,直接把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从60%挤到15%;下游是电炉炼钢,中国计划2025年电炉钢占比提到15%,相当于每年多消耗15万吨石墨电极——与其便宜卖给老外,不如留给自家钢厂升级产能。

更绝的是,中国把天然鳞片石墨也列入管制清单,这东西是锂电池负极的“黄金原料”,全球60%的储量在中国,现在连开采都得限额,欧美车企想绕过中国搞电动车,门都没有。

最有意思的是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欧洲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本来指着中国电极扩建电炉,结果现在每吨电极价格涨到1.6万美元,比去年翻了一番,直接把项目预算砸出个窟窿。

美国商务部更搞笑,一边对中国电极加征34%关税,一边又给车企开“豁免清单”,允许他们2026年前继续用中国石墨,不然7500美元的电动车补贴就得打水漂。

最惨的是印度Adani集团,跟中国星球石墨签了100万吨PVC项目的电极订单,结果碰上中国出口限制,现在只能高价从日本西格里采购,成本直接翻倍。

这场博弈的终极战场在技术。中国企业早就在玩“田忌赛马”:方大炭素的直径800毫米电极打破国际垄断,一根就能换辆宝马;中溢集团研发的方电极填补国内空白,把进口货的价格压下去40%。反观欧美,Graftech的电极寿命比中国产品短20%,西格里的生产成本高30%,现在只能靠政府补贴苟延残喘。

更绝的是,中国把石墨电极的生产工艺跟AI结合,方大炭素用数字孪生系统优化焙烧温度,良品率从75%提到92%,欧美同行连抄袭的机会都没有。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当欧洲环保人士还在抗议钢铁厂碳排放时,中国已经悄悄把石墨电极变成了“战略武器”——你要环保?先过我这关。等欧美反应过来要重建产业链,黄花菜都凉了:建一座年产10万吨的石墨电极厂至少要5年,而中国的产能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扩张。

更要命的是,中国连电极原料针状焦都实现了自给自足,山东京阳科技的针状焦出口到30多个国家,把美国的市场份额啃得只剩渣。

这就是中国的“阳谋”:表面上限制出口,实则是在重构全球钢铁产业链的话语权。当欧美钢厂还在为电极涨价叫苦连天的时候,中国的电炉炼钢技术已经领先他们一代。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石墨电极,将成为中国在碳中和时代递给世界的一张“王牌”。

0 阅读:1482

猜你喜欢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