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稀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休? 这事得从2017年说起。境外某有色金属公司的叶某某,打着商务合作的旗号,结识了国内某稀土公司的业务科长成某。一来二去熟络后,叶某某就以“维系客户关系”为由,频繁索要稀土行业数据。 成某明知有风险,却一次次妥协。后来成某升任副总经理,胃口越来越大,主动提出合作赚差价,境外公司爽快答应。成某独自拿一半利润,代价是持续提供稀土内幕。 截止案发,他收了51万美元,大部分给妻女在境外花了。2023年11月,南昌中院以多项罪名判处成某11年6个月,没收财产90万。 为什么境外想方设法也要获取稀土机密?要知道看,稀土可一种重要的矿产。它广泛运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它。导弹的制导系统、战机的隐身涂层也得靠稀土。 中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冶炼分离技术全球领先,产业链最完整。国家搞稀土收储,就是为了调节市场、保护资源、保障战略安全。 成某泄露的收储机密,包括品类、数量、价格等7项机密级国家秘密。境外公司提前知道收储招标时间,就能在市场上搞小动作,比如囤积居奇或者打压价格,让中国在国际谈判中被动。 显然,成某的行为,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要是收储计划泄露,外国公司可能提前布局,导致中国高价收储时,他们趁机抛售;低价放储时,他们又哄抬价格。 这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还会削弱中国在稀土市场的话语权。 更严重的是,稀土产业链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美国就曾通过台湾企业,把中国稀土转口过去,用于军工生产。成某这样的内奸,就是在给敌人递刀子。 为什么会有内奸?成某为了51万美元就卖国,纯属贪婪。但也暴露出监管漏洞。 境外公司能长期渗透,说明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没落实到位。成某从业务科长升到副总经理,接触机密的权限越来越大,却没人有效监督。要是早点发现他和境外人员的异常往来,也不至于酿成大祸。 类似的案例不止这一个。之前就有台湾企业,进口中国稀土后,伪装成废料转卖给美国军工企业。这说明内奸问题不是个例,必须严惩。 中国稀土还“稀罕”吗?当然稀罕!虽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开发稀土,但他们的产业链不完整,技术也不如中国。中国搞出口管制、收储政策,就是为了把稀土的价值提上去,不再当“白菜价”卖。 就比如,2025年7月,氧化镨钕价格涨到45万多元一吨,就是市场对稀土价值的认可。 不过,中国也面临挑战。美国通过收购稀土企业、联合盟友搞供应链,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更说明,稀土是战略资源,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成某被判重刑,大快人心。但网友的愤怒还在:内奸何时休?要杜绝这类事,得双管齐下。 一方面,法律得严。《刑法》对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的量刑不轻,但还得加强普法,让大家知道泄密的后果。 另一方面,监管得紧。企业要完善保密制度,加强员工背景审查,对接触机密的人员全程监控。国家还得建立稀土全链条溯源系统,从开采到出口都能追踪,防止被倒卖。 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奸无处遁形,保护好国家的稀土资源。 中国稀土依然“稀罕”,而且会越来越重要。成某这样的内奸,挡不住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国家正在加大科技创新,推动稀土从资源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只要守住底线、严惩内奸,中国稀土就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稀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
不吃饭的皮皮
2025-07-15 14:14: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