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少将:被俘乌军女兵近期开始明显增多!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作为战俘交换,或是接受俄军的审判供述其所犯下的罪行。 泽连斯基这下脸都丢尽了!俄方抛出的这记“重磅炸弹”,简直是往泽连斯基脸上狠狠扇巴掌,其背后藏着的真相,恐怕比前线的炮火还要让乌克兰当局难堪。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的人力储备几乎被榨干了。战前乌克兰有 4000 万人口,如今实际控制区人口只剩 1500 万到 2000 万,超过 1000 万人流亡海外,适龄男性伤亡更是超过 21 万。 为了填补兵力缺口,乌克兰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 27 岁降到 25 岁,甚至有人提议征召未成年人,连 70 岁的老人都被拉去当后勤。即便如此,男丁还是不够用,只能把越来越多女性推上战场。 战前乌军女兵只有 3 万多人,现在直接暴涨到 7 万,占现役兵力的 7.2%,其中 5500 人直接扛枪上了前线。 这些女兵的来源五花八门,有的是自愿参战的爱国者,有的是为亲人报仇的普通人,还有不少是被强制征召的老百姓。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乌克兰政府连监狱里的女囚犯都不放过,给她们 15 天速成训练就塞进最危险的突击部队,这些人的阵亡率高达 83%! 这些被推上战场的女兵,很多连基本的作战条件都不具备。她们穿着不合身的男式军装,扛着二手步枪,基础训练从半年压缩到两周。 在红军村战役中,乌军第 425 突击团的女兵敢死队刚跳下装甲车,就被俄军的榴弹发射器覆盖射击,十多人当场阵亡。 更讽刺的是,她们穿戴的北约防弹衣测试报告显示,女性腰椎损伤率高达 79%,本该保护生命的装备反而成了 “刑具”。为了克服恐惧,有些女兵甚至在战前集体饮酒壮胆,结果在战场上被俄军俘虏时还带着浓烈的酒气。 对于这些被俘的女兵,俄军给出了两条路:要么作为战俘交换,要么接受审判。 从历史案例看,俄乌之间的战俘交换通常在第三方斡旋下进行。比如 2024 年 9 月,双方在阿联酋的协调下各交换了 103 人;2025 年 6 月,又依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交换了一批战俘,其中包括 25 岁以下的年轻士兵。 这种交换机制虽然存在,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比如交换比例、人员身份等问题都可能成为谈判障碍。 而所谓的 “审判”,则涉及复杂的国际法问题。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享有基本的人道待遇,但如果被认定为参与战争罪行,可能面临法律追责。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俄军的审判程序和标准并不透明。 例如,乌克兰一些女兵被指控参与破坏活动或恐怖袭击,但其中很多人可能只是在强制征召下被动参战。国际社会对此也有争议,一方面谴责战争中对女性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担忧审判可能沦为政治工具。 这场冲突中,女兵的命运成了战争残酷性的缩影。她们本应在和平年代过着正常生活,却被卷入战火,承受着远超身体负荷的压力。 乌克兰政府为了维持战争机器,不惜将女性、囚犯甚至未成年人送上前线,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不仅加剧了人员伤亡,也严重透支了国家的未来。 如今,战场上的女兵身影越来越多,这既是乌克兰无奈的选择,也是这场冲突走向失控的标志。
乌克兰红军城即将被俄军战术包围,北部侧翼乌军防线已面临崩溃连日来,俄军不断突破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