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头十分凶煞的“怪兽”闯入了驻扎在神农架的部队的猪圈里,士兵眼看情况不妙,于是当场将其击毙,然而等众人走近看清这头野兽的真实面目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深夜神农架某驻军营地突然传来猪的嘶叫声,执勤哨兵张建国抄起步枪冲向猪圈,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5头生猪横尸圈内,一个奇怪的黑影正在撕咬猪肉。 那东西有着驴子般的长脸,在月光下泛着绿光的眼睛,四肢修长但前爪如钩,张建国举枪瞄准,连开三枪才将这头怪兽击毙,次日天亮后,官兵们围观这个从未见过的动物:体长1.5米,重约70公斤,头似驴但吻部突出,颈部竟然还有鬃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派出专家组赶到现场,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裴文中,这位曾经发掘北京猿人化石的权威专家,在仔细检视标本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 标本的臼齿结构、头骨形态和爪部特征,与700万年前中新世时期的沙犷化石相似度超过80%,沙犷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学界普遍认为它们在第四纪冰期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神农架这头“驴头狼”的出现,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史前巨兽可能在深山中存活至今,专家们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确认现场的血迹确实来自这头奇异动物,排除了造假的可能性。 当地早就有类似的传说,老猎人们也常说神农架深处有种怪物,白天躲在洞穴里,夜晚出来觅食,叫声像婴儿哭泣一样瘆人。 这些民间传说现在有了科学解释,武汉大学的历史学者发现,沙犷的叫声频率确实接近人类婴儿的哭声,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传播,很容易让人产生恐怖联想。 事件发生后,中科院组织了长达三年的专项调查,考察队在神农架南坡又发现了两具不完整的动物骸骨,碳14测定显示距今约1.2万年,进一步证实了沙犷在神农架地区的孑遗存在。 被击毙的这头沙犷并非纯粹的肉食动物,胃容物检测显示,它已经适应了杂食性生活,除了肉类还会吃植物根茎和果实,这说明为了在现代环境中生存,这种古老物种已经改变了自己的食性。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红外相机技术的普及,神农架又有了新发现,国家林业局启动专项监测后,工作人员多次拍摄到大型未知动物的活动痕迹,这些模糊的影像中,能看到一种体型较大的四足动物在夜间觅食。 科学家们推测,如果神农架真的存在沙犷种群,数量应该极其稀少,这种大型哺乳动物需要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充足的食物来源,而现代的生态环境对它们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沙犷能够在神农架存活至今并非完全不可能,这里的地理环境复杂,山高林密,人迹罕至,为大型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而且第四纪冰期时,神农架可能是某些物种的避难所,让它们得以延续至今。 1973年那个枪声不仅揭开了一个生物学谜团,也提醒人们自然界还有太多未知等待探索,那头被击毙的“驴头狼”,至今仍静静躺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标本馆里,成为人类认识史前生物的珍贵实物证据。 无论神农架是否还有沙犷存活,这个发现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它告诉我们地球上可能还有更多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在某个角落顽强生存着,等待着有一天重新回到人类的视野中。 信源: 湖北日报《神农架驻军击毙不明野兽》 湖北人民出版社《神农架志》
1973年一头十分凶煞的“怪兽”闯入了驻扎在神农架的部队的猪圈里,士兵眼看情况不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5 16:37: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