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兵部想把岳钟琪“斩立决”,雍正说再等几天,谁料几天后雍正暴毙。后来金川叛乱,只见62岁岳钟琪默默穿上盔甲,沙哑道:“大清由我来守护! 岳钟琪誓死守护的大清,曾给他治了叛乱之罪,差点儿就要执行“斩立决”。 最后没有处斩岳钟琪,是因为雍正也觉得这事太过荒唐,于是把“斩立决”改判为“斩监候”,先把岳钟琪监禁起来再说。 岳钟琪死里逃生,收到暂缓处理的判决,丝毫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有壮志未酬的悲怆。 传令官虽然说皇帝宽宏大量,顾念岳钟琪的功劳,因此法外开恩,可是岳钟琪纵横沙场多年,在官场沉浮许久,何尝不知一旦在皇帝心中种下茂疑的种子,怀疑的枝桠便会枝繁叶茂。 岳钟琪祖祖辈辈皆为守护国土抛头颅洒热血,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居然会背负此等污名。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投入天牢,岳钟琪因为战功卓越,被提拔为川陕总督,掌握三省兵权。 正所谓树大招风,岳钟琪显赫一时,暗地里少不了有小人构陷。污蔑岳钟琪起兵谋反的谣言屡禁不止,岳钟琪行得正坐得端,可是免不了外界嘈杂的议论。 金銮殿上,岳钟琪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彻查到底,揪出那些动摇江山社稷的人,雍正面上安抚岳钟琪,表示自己不信谣言,眼神中却露出一道猜疑的目光。 岳钟琪颔首谢恩,对皇帝的信任感激涕零,却错过了皇帝投向他的复杂眼光。 不久后,岳钟琪揪出谣言的幕后黑手,向雍正复命,言语中满是对慷慨激昂。雍正听罢沉吟半响,然后冷冷地说出了“斩立决”。 岳钟琪叩头谢恩,称颂雍正的英明神武,却没有意识到,雍正说出的话带着阵阵寒意。 散播谣言者已死,谣言却从未平息。不到一年,岳钟琪收到一封盖着火漆的密信,才看了开头第一句话,岳钟琪就已经心惊肉跳。 信中话语对当朝皇帝雍正的险恶用心溢于言表那人用最恶毒的话语诅咒雍正,用最为煽动性的语言鼓动岳钟琪造反。 那张薄薄的信纸,在岳钟琪手中格外的烫手,如何处置十分棘手,不管是隐忍不发还是揭露出去,都可能引火上身。 岳钟琪左思右想,决心揪出幕后黑手,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假意同意信中所言,诱骗幕后黑手出面,当场拿住人证物证,将其交给朝廷处置。 偌大的宫殿中,岳钟琪字字句句都铿锵有力,斥责那群叛乱之徒的歹毒用心。雍正嘉奖岳钟琪的忠心,然而却掩盖不住疏离之心,他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岳钟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岳钟琪前脚刚抓住罪魁祸首,后脚就有道士传言他密谋反叛。 雍正对于这些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直言太过荒谬,对此置之不理。可是当岳钟琪西征不利之时,雍正又忍不住担忧,岳钟琪是不是怀有不臣之心,才会时时在出兵时犹豫。 岳钟琪接二连三的失利,耗尽了雍正的耐心,先前叛逆谣言埋下的伏笔,也消耗了雍正的信任和宽容。 雍正一怒之下,将岳钟琪投入大牢。岳钟琪在阴暗的牢房中,等待着自己的判决,等了两年都没等到答案。 雍正推延着决定的时间,处置清廷执掌实权的大将军,就算他早已厌弃了岳钟琪,也难以痛下决心。 牢房中冬天严寒夏日湿热,岳钟琪一日比一日憔悴,他一腔热血忠心,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监牢中顾影自怜。 后来雍正决定放过岳钟琪的性命,而岳钟琪早已接受了命运。时过境迁,雍正离世,岳钟琪成为庶人。 乾隆翻看旧案,看到岳钟琪挥斥方遒连声叫好,翻到岳钟琪在监牢蹉跎人生一阵叹息。清朝真的面临叛乱,乾隆启用岳钟琪出兵平乱。 已经62岁的岳钟琪,看着那份盖着玉玺的诏令,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坎坷的后半生,终于有出头之日。 岳钟琪铮铮铁骨,为岳飞后人,守护山河国土,从未背叛脚下的土地,从未戕害无辜的军民。 六十多岁披挂上阵,岳钟琪不改昔日威严,沙场上的怒吼是他的誓言,广阔的山河岁月,都听到了岳钟琪宣告。 参考资料:清代唯一的汉臣大将军:岳钟琪如何逆袭三等公?国家人文历史
1735年,兵部想把岳钟琪“斩立决”,雍正说再等几天,谁料几天后雍正暴毙。后来金
酸酸甜甜小梅
2025-07-15 17:39:46
0
阅读:67
无名
帝王术都懂,除了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