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台海发难,要求盟友表明战争决心?日澳等国被逼到了角落——“战略模糊”玩不下去了,美国急了! 关税战一败涂地的特朗普,终于又出招了。这一次,他没再拿中国说事,而是挥起“重拳”,打向了自己的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 这个曾在国际舞台上高喊“美国优先”的总统,突然要盟友在台海问题上摊牌:中美要是真干起来,你们打算怎么站队?话题一出,外交场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连日澳两国都感到措手不及。 这场“逼宫式外交”,源自一位被称为“美国军政三号人物”的关键人士——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他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的坚定拥护者,眼下正把矛头从欧洲和中东收回,全力对准中国。 他直接找上日本和澳大利亚国防高层,提出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如果中美因台海爆发冲突,你们会不会出兵? 在美国自己尚未明确是否保卫台湾的前提下,竟要求他国率先表态,简直匪夷所思。特朗普本人对此问题始终讳莫如深。 不是选择回避,就是让台湾“出钱买保护”,根本没有毫无保留的承诺。五角大楼却在背后频频发力,甚至在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会谈中,直接要求他们增加军费、参与“作战规划”,并明确角色定位。 7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将这场外交风波彻底曝光。据称,美方与日澳两国正在推进与台海紧急行动相关的“作战演习”,并试图将其写入三国防务合作框架。 消息人士透露,科尔比在多个场合直接对日澳官员施压,要求他们明确立场。但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仍然模糊不清。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回应几乎如出一辙。日本防卫省表示,不接受“假设性问题”,一切需依宪法和法律而定。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则更为直白,强调不会预先做出任何军事承诺。澳方还强调,是否参战将由当时政府决定,任何提前承诺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日本同样焦头烂额。新任首相石破茂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表述明显降温,试图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并在多次讲话中加入历史问题的反思,以改善中日氛围。而面对美国的突发要求,日本更不敢轻易承诺,生怕一纸表态前功尽弃。 从更深层看,美国的焦虑已经无处不藏。几十年来,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一直玩“战略模糊”,一方面不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另一方面也不承诺保卫台湾。如今却对盟友打破“模糊”,要求“战略清晰”,这正说明美国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正在动摇。 科尔比的角色也愈发引人注目。他曾在未经总统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暂停对乌军援,逼欧洲“自担责任”;又一度要求日本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引发石破茂政府强烈不满,甚至一度导致原定的美日“2+2”会议流产。 美国的盟友并不傻。澳大利亚的军事实力本就有限,总共不过十余艘主力舰艇,怎能在台海战场上“冲锋陷阵”?日本虽有自卫队,但要和中国硬碰硬也无异于以卵击石。更何况,这两个国家正遭受美国关税战的压力,不得不寻求与中国恢复合作,从而缓解自身经济困局。 特朗普政府强推“选边站”,已将盟友逼到了角落。在“你不表态就是背叛”的施压逻辑下,日澳两国选择沉默甚至回怼,已是对美方最明确的回应。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地区影响力,盟友们正变得越来越谨慎,不愿沦为美国的“挡箭牌”。 “靠实力实现和平”成了美方口号背后的无力挣扎。科尔比在社交平台上宣称,美国正推动“通过威慑保障和平”,鼓励盟友增加国防投入,加入集体防御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和平”已失去正当性,也缺乏信任基础。盟友们看得明白,美国若真有底气,不会如此急于寻找“队友”。 事实证明,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坚如磐石。台海事务属于中国内政,无论外部势力如何试图插手,都注定徒劳。美国打着“威慑”的旗号,实则是想借刀杀人,把盟友推上前线,自己留在后方指挥调度。这种做法不仅让盟友寒心,也暴露出美国在亚太战略上的力不从心。 这场外交风波最终并未按照美方设想发展。日澳拒绝表态,外界舆论也一致认为,美方此举反而暴露了自身焦虑与混乱。科尔比的“强硬出击”非但没有达成目标,反而让世界看清了美国对台海问题的真实态度——没有底气,也没有计划,只剩下高调的喊话和虚张声势的作秀。 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的“岛链战略”,如今正因盟友的动摇而渐现裂痕。无论特朗普政府如何施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主动寻求平衡与共赢。而台海问题的走向,也将继续由中国自身掌握节奏,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操控。 结语:美方的算盘打得再响,终究难敌现实的敲打。在中美力量此消彼长的背景下,美国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在亚太地区一呼百应。盟友的沉默,反映的不是犹豫,而是清醒;美国的焦躁,也并非强大,而是心虚。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台海的未来,绝不容旁人说三道四。 信息来源: [1]“台海若出事你们会咋办?”遭美方逼问,日澳不买账 观察者网 [2]美施压应对“台海战争”,日澳拒表态 环球网
特朗普对台海发难,要求盟友表明战争决心?日澳等国被逼到了角落——“战略模糊”玩不
香花幽草心清
2025-07-15 21:47:1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