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变板砖,巴西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碎,巴西曾经被全世界看好,南美洲的大块头,资源多得让人眼红,人口也不少,市场潜力巨大。可这几年咋一看,巴西硬是从金砖变成了“板砖”。 巴西85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了南美洲小一半!世界第五大面积,比整个欧洲联盟还大一圈。这么大地方,意味着有无限可能!种地、放牧、开矿、建厂,空间管够。 巴西,地上地下全是宝!亚马逊雨林,地球的“绿肺”,生物多样性世界第一;土地肥沃得流油,大豆、咖啡、蔗糖、牛肉产量都是全球顶尖,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还能大量出口赚外汇。 地下更不得了,铁矿储量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品位还高!石油储量也不小,尤其是近海盐下层油田发现后,一度让巴西成为石油新贵。还有各种有色金属、木材、水力资源……老天爷赏饭吃,赏的还是满汉全席! 巴西有2亿多人口(世界第六),年轻人比例不低。这么多人口,既是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想想看,2亿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能带动多少产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靠着进口替代工业化,一度发展飞快,汽车、飞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都搞得有声有色,被誉为“巴西奇迹”。 后来虽然经历波折,但进入21世纪后,借着全球大宗商品(铁矿石、大豆、石油等)价格暴涨的东风,特别是搭上东大这个“世界工厂”高速发展的快车,巴西经济又火了一把。 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提出“金砖四国”(BRIC)概念,巴西和俄罗斯、印度、中国并列,被全世界寄予厚望,觉得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这么一手天胡好牌,按说怎么打都能赢吧?可现实是,巴西这些年经济起起落落落落,社会问题一大堆,地位也没当初预想的那么耀眼,“金砖”的光环确实暗淡了不少。为啥会这样?牌好,也得看打牌的人怎么打!巴西这牌,打得有点“稀碎”。 巴西的经济命脉,太依赖卖资源了。铁矿石、大豆、石油、牛肉……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好的时候,比如中国大搞基建那会儿,巴西躺着数钱,日子过得美滋滋。 巴西有钱了,就大把花钱搞福利、发补贴,但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没趁着有钱有势的时候,好好升级自己的产业! 制造业(除了少数像航空这样的亮点)没搞起来,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高附加值产业薄弱。 结果呢?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咣当”一下跌下来,巴西经济立马“扑街”!外汇收入锐减,钱包瘪了,之前承诺的高福利成了沉重的负担。 光靠卖大豆、铁矿石,撑不起一个想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啊!矿总有卖完或者不值钱的一天。 巴西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富人区豪宅林立,安保森严;贫民窟(Favelas)规模庞大,脏乱差,黑帮横行。 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教育和上升通道。这种巨大的不平等,是不稳定的火药桶。 跟贫富差距紧密相关的,就是治安恶化。巴西抢劫、凶杀案发率极高,尤其是在大城市。百姓缺乏安全感,外国游客也提心吊胆。这严重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投资环境。想想看,商人去做生意,整天担心被抢;老百姓晚上不敢出门消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因为安全和生活质量考虑往外跑……这经济能好吗? 虽然巴西有全民医疗体系(SUS)和公立教育,但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集中在富人手里。大量人口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劳动力素质提升慢,也制约了产业升级。 巴西国土辽阔,但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年久失修。想把内陆产的粮食、矿石运到港口出口?效率低,成本高!这大大削弱了巴西资源的竞争力。 想想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为啥卖得好?人家港口高效,海运便利!巴西守着亚马逊河和漫长的海岸线,港口效率却常被吐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申办成功时,巴西经济还不错,本来是个展示形象、拉动基建和旅游的好机会。但结果呢?钱没少花(花了天文数字),但组织混乱、工程拖延(奥运场馆建设爆出贪墨丑闻)。 世界杯和奥运会后,留下一堆利用率极低甚至废弃的场馆和设施,成了的沉重负担和笑柄。这笔钱如果当初用在刀刃上,比如投资教育、科技或者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该多好? 所以,巴西从“金砖”变“板砖”,不是因为它没牌,而是牌太好,反而打坏了。 它太依赖资源,经济结构单一脆弱;内耗严重,政策摇摆不定;社会矛盾尖锐,治安、教育、医疗问题成堆;基础设施落后,拖累整体竞争力;还错把举办大赛事当成了“面子工程”,浪费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和机遇。 光有资源、人口和市场潜力,是远远不够的。巴西手里依然握着好牌,未来能否翻身,就看它能不能真正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把发展的方向盘给把稳了。否则,这块“板砖”,可能还得再当一阵子。
巴西当面对印度说不,印度导弹再便宜也不买,中国也收到了坏消息莫迪这趟巴西之行,
【1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