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1936年的大别山笼罩在一片黑暗中,由红军组成的游击队成了国民党军的“眼中钉”,为了彻底消灭我党革命力量,国民党不惜调集数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清剿。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的红军部队如果选择与敌人正面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项英、陈毅等领导人果断采取游击战术,以牵制国民党近50万的兵力。 但彼时红军刚刚经历过艰难的长征,国民党就是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我军实力尚未恢复之时下手。 他们不仅对革命根据地展开“绝对清剿”,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共产党员,还把魔爪伸向了普通百姓,烧杀抢掠的“三光”政策让百姓们处于极度恐惧中,国民党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百姓,不得帮助、藏匿红军战士。 然而他们低估了百姓与红军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艰难的游击战期间,老百姓们不但没有弃红军于不顾,反而想尽一切办法配合红军战斗,军民一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其中,梁从学的遭遇也让所有战士们发自内心的感动。他是245团的团长,带领留守战士们在大别山、鄂豫皖边区与敌人周旋。 梁从学非常善于利用地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游击战中多次以少胜多。1936年,他指挥部队在葛藤山设伏,成功生俘国民党军旅长刘书春,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此外,他还积极发动群众建立秘密交通站,使红军能够及时获得情报和补给,但游击战的残酷远超想象——战士们经常几天吃不上饭,只能靠野菜充饥,受了伤没有药品,就咬牙硬扛。 而梁从学也曾在战斗中多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就要数马曹庙那次战斗,当时他率部阻击敌军身中数弹,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含泪用树枝将他掩埋。 没成想梁从学竟然凭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还被一位大娘给救了,看到梁从学的伤口深可见骨、甚至感染溃烂,大娘心疼的说:“孩子,你别怕,我一定把你救回来!” 大娘冒着被国民党发现的风险救下梁从学,梁从学无以为报,临走前他郑重承诺:“您放心,我们一定打赢胜仗,让咱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归队后,梁从学继续奋斗在革命一线,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梁从学又带领新四军奋勇杀敌。 直到新中国成立,梁从学已经是战功赫赫的司令员了,他回忆道:“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可最该记住的,是大别山里的那位大娘。没有老百姓,就没有红军,更没有新中国。” 信息来源: 文|墨海 编辑|史叔
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
热点洞察角
2025-07-16 14:0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