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7月14日报道,广东江门,一女子发现自己母亲的手机一直在乱扣费,有100元,200元,300元,2年扣了近9000元,女儿一查,发现母亲手机里有各种套餐,还有vip,流量包,天翼管家等等各种杂七杂八的套餐,可老人用的是只会打电话的老年机,一怒之下,女儿找营业厅理论:我母亲62岁,不认识字,用的老式手机,为啥要给她这么贵的套餐?营业厅拒绝提供明细,女子投诉,结果令人意外! "今天不给说法,这事没完。”她当时就这么跟柜台吵了起来,说话声音很大,营业厅好几个顾客都看过来了。 一位不识字的老人,一部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式手机,两年时间,竟能悄无声息地“消费”掉近一万元话费。这事听着离谱,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张女士的母亲身上。 张女士62岁的母亲几乎不识字,平日里用的也是一部老式功能机,对她来说,手机的唯一用途就是和家人通个电话。为了方便,话费一直通过银行存折自动扣款。老人对此从不上心,觉得打电话花钱,理所当然,也从没想过去核对扣了多少。 一次偶然的提醒,却戳破了这个平静的假象。今年四月,银行工作人员在给老人办业务时,发现其存折上的话费扣款记录有点不对劲,动辄几百元,金额高低不一,显得十分混乱。工作人员的好心提醒,让老人听得一头雾水,她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女儿。 张女士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去查母亲的话费明细。结果让她怒火中烧:从2022年10月到今年4月,母亲的手机竟累计被扣费高达8712.6元,平均每月363元!一个月三百多。 更蹊跷的还在后面。账单详情显示,老人的手机号下,不知何时竟被开通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业务:流量包、宽带、IPTV、天翼看家、亲子会员,甚至还有一笔摄像头终端的分期费。 这些服务,别说老人用不上,她恐怕连听都没听说过,却在过去两年里,像影子一样附着在她的手机号上,月月扣钱。张女士严重怀疑,母亲在办理业务时,很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诱导或直接代签了协议。 愤怒的张女士冲到当地营业厅讨要说法,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收费明细。可营业厅既不肯提供详细账单,也给不出合理解释,言辞闪烁,只想把事情含糊过去。 在张女士坚持向相关部门投诉后,营业厅终于松了口,可提出的方案却更像一种打发:他们承认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愿意退还其中的2611.15元。 这个结果张女士当然不接受。“我母亲用的老式手机,明摆着用不了这些,这是操作失误能解释的?剩下扣的钱就这么算了?”她坚持要求彻查所有不合理扣费。 面对张女士的强硬态度,营业厅方面表示会继续梳理,有问题再行补偿。这个“梳理”过程需要多久,最终能退回多少,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这事一上网,立刻点燃了公众的怒火,因为太多人感同身受。“这操作太精准了,专挑不识字的老人下手,不就是欺负人家不懂吗?”“我奶奶也遇到过,莫名其妙被办了用不上的套餐,运营商就该好好管管!”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哪是失误?这根本就是盗窃。发现了就退一部分,没发现就白赚,违法成本几乎为零。” 一家大型通信企业,面对一位信息不对等的老人,从最初诱导办理,到事后拒绝提供明细,再到拖延处理,这一连串的行为,无疑暴露出其在商业伦理上的严重缺失。 这起事件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家里有老人用手机代扣话费的,真得多留个心眼,常看看话费账单,别让老人的养老钱,不明不白地流进了别人的口袋。 希望运营商能给张女士一个公正、彻底的解决方案,但更希望这能成为一次企业自省的契机,堵上管理的漏洞。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这类行业乱象的惩处力度,让这种“零成本”的违规操作,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件事也给各位运营商提个醒,希望他们能够真正重视起老年用户的权益保护,让每一位老年用户都能放心、安心地使用移动通信服务。别再让“被订购”、“被扣费”这类闹心的事,继续在老年用户身上上演了! 信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报道于2025年7月14日
“吃相太难看!”7月14日报道,广东江门,一女子发现自己母亲的手机一直在乱扣费,
烟雨评社
2025-07-16 17:55:46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