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柬埔寨的棋局,是由那个在台前叱咤风云的洪森首相主宰? 错!如果只看到他,你就错过了最精妙的那一步。 一提起柬埔寨,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洪森家族。这个庞大的政治家族掌控着国家机器,其权力看起来水泼不进,似乎早已为子孙后代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不过,柬埔寨的权力游戏,远不止台前这一出戏。在喧嚣的政治舞台背后,真正掌控局势的,或许是那位鲜少公开发言、从不涉足具体纷争的“隐形”君主——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 洪森家族的权力是显性的。自1985年出任首相以来,洪森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亲属安插进政府、军队和商界的各个关键位置,织成了一张绵密的权力网络。 如今,长子洪马内接棒总理,更是将这种家族式掌控推向了顶峰。可是,在柬埔寨,任何权力的合法性,最终都绕不开王室。1993年恢复的君主制,尽管明确国王为国家象征,并不直接参与政事,可这也为王室留存了一张极具分量的底牌。 这张底牌,西哈莫尼的父亲西哈努克亲王曾打得惊心动魄。他热衷政治,几度沉浮,甚至亲自上阵,结果却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惨淡离场。父亲的经历,恰恰是西哈莫尼最好的反面教材。 这位在捷克学电影、在法国教舞蹈的王子,长期远离政治漩涡,塑造了他独特的非政治化底色。2004年,当他被推上王位时,外界普遍认为,一个不问政事的艺术家国王,对强势的洪森构不成任何威胁。 谁知,这恰恰成了他最高明的生存之道。自继位以来,西哈莫尼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不站队、不表态、不介入”的原则。他既不挑战洪森的权威,也不与反对派私下结盟。 这种“政治洁癖”,反倒使他成为各方势力皆不敢轻易染指的特殊存在。在洪森与反对派激烈对峙的年代,任何明确的政治倾向都可能将国王置于风口浪尖。而西哈莫尼的中立,使他成为一个潜在的仲裁者。 有人觉得国王不过是“橡皮图章”,这显然看轻了宪法赋予他的最终否决权。所有重大法律、内阁任命,最后的程序必定要有国王签字画押。没有他的盖章,一届新政府就缺少了法理上的正当性。 洪森即便再强势,也需要国王最后的定夺来昭告天下。2017年,洪森解散最大反对党救国党之举,手段堪称强硬。然而,他却始终对王室恭恭敬敬。这并非简单的礼数,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你可以掌控政府,但不能动摇国本,而国王正是国本的象征。 进一步看,西哈莫尼的“无为”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深植于柬埔寨社会土壤的力量。首先,国王作为国家元首,超脱于党派之上,宛如民族统一的黏合剂。 政府可以更迭,总理可以换人,但国王的地位在民众心中无可替代。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民众对王室天然怀有崇敬之情。西哈莫尼深悟此理。 其于政治方面颇为低调,然而却屡屡现身于宗教、慈善和文化活动,于民间积聚了丰厚的道德资本。这种来自民间的拥戴,是任何政治强人都无法忽视的软实力。 也正因如此,他成了政治僵局中不可或缺的平衡器。由于他秉持不介入、不表态的态度,毫无政治污点,于是各个派别反倒都妄图将其拉拢至己方阵营,期望他能为己背书。 国王的沉默,实则为一种表态。这一沉默迫使那些剑拔弩张的政治势力不得不有所收敛,绝不可突破最后的底线。2013年大选后,朝野两党相持不下,国家一度陷入瘫痪。 最后,正是在国王的主持下,各方才达成妥协。他的中立,反而成了打破僵局最有力的武器。 此外,西哈莫尼国王温文尔雅的国际形象,宛如一张宝贵的外交名片,为柬埔寨增色不少。他精通多国语言,有着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经验,在国际舞台上,他代表着柬埔寨稳定、和平与传承的一面,有效对冲了威权政治带来的负面观感。 洪森家族掌控着国家的实际运作,而西哈莫尼国王则维系着国家的灵魂与法统。一个在台前纵横捭阖,一个在幕后静观其变。前者是权力的执行者,后者则是权力的授予者和最终的稳定器 。在柬埔寨,真正的权力,或许恰恰在于谁能决定游戏的规则,而不是谁在场上得分。从这个角度看,那位从不发言的国王,才是真正的控局者。
中国和柬埔寨从来就没有柬铁这一说,洪森也从来没有把中国当成真正的大哥,洪森自从1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