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照片上是被日本关东军俘虏的三名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其中左边身材较

谦与谦寻 2025-07-18 10:30:07

1934年10月,照片上是被日本关东军俘虏的三名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其中左边身材较矮的是年仅18岁的女战士杨淑珍,中间这名是23岁的杨威得和18岁的杨淑兰。他们是同祖同宗的杨氏三兄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以雷霆之势侵占东北,128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沦为敌手,三千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东北的天空被阴霾笼罩,沈阳的炮声还未散去,满洲省委便发出号召,组织抗日游击队,誓死保卫家园。 杨氏三兄妹出生在吉林磐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目睹日军烧杀抢掠,家园破碎,民族危亡的痛楚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 杨威得是家中长子,从小性格刚烈,1932年加入了磐石工农义勇军,带着弟弟妹妹投身抗日。杨淑珍和杨淑兰,两个年仅18岁的少女舍弃了少女的柔情,拿起枪跟着哥哥走上了战场。 1934年秋,东北的寒风已经刺骨。杨氏三兄妹所在的抗日联军小分队,活跃在长白山区的密林深处。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脚上裹着破旧的布鞋,手中的武器不过是几个老旧步枪和几颗手榴弹。 任务是袭击日军的一个小型据点,破坏其补给线。然而,情报泄露,日军设下埋伏。深夜,密林中枪声四起,火光映红了雪地。三兄妹与战友们奋力突围,子弹在耳边呼啸。 杨威得在前开路,挥舞着刺刀与敌人拼杀,杨淑珍紧握步枪,掩护战友撤退,杨淑兰虽是队伍中最年轻的,却毫不畏惧,用尽全力投掷手榴弹,为队伍争取时间。 战斗持续到黎明,小分队伤亡惨重,三兄妹不幸被俘。日军将他们押到一处临时营地,试图用酷刑逼供。 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他们没有吐露半个字。日军恼羞成怒,用皮鞭、烙铁折磨他们,甚至将冰水泼在他们身上,企图摧垮他们的意志。 然而,三兄妹用沉默和坚韧回应,用生命捍卫了抗联的秘密。最终,日军在暴怒中将他们残忍杀害,三兄妹的鲜血染红了雪地,定格在1934年那个寒冷的秋天。 杨氏三兄妹的牺牲,是东北抗日联军无数英雄事迹中的一页。1931年到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在我党的领导下,从最初的义勇军余部、游击队,逐步发展为11个军的正规武装,人数最多时达三万余人。 他们在南满、东满、北满的崇山峻岭间,与日伪军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游击战争。抗联的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日军不仅兵力雄厚,还实施归屯并户、良民证等政策,切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 东北的严寒、物资匮乏更让战士们时刻面临冻死、饿死的威胁。抗联军级干部牺牲40余人,师级干部超过100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的名字,至今闪耀在历史长河中。 杨氏三兄妹的家乡磐石是抗联第一军的重要活动区域。1932年,杨靖宇在此创建了磐石工农义勇军,后改编为抗联第一军。三兄妹深受杨靖宇的感召,加入了这支铁血之师。 抗联战士中,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农民、工人、学生,他们放下锄头、书本,拿起枪支,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 1936年,满洲省委响应《八一宣言》,推动抗日统一战线,抗联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路军,更加系统地打击日军。 杨氏三兄妹的牺牲,正发生在抗联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用鲜血为后来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三兄妹的牺牲震撼了战友,也震慑了敌人。日军曾以为,严刑拷打能让这些年轻的战士屈服,却未料到他们的意志坚如磐石。 杨威得在被俘前,曾对战友说:“咱们的命不值钱,但民族的尊严不能丢!”杨淑珍和杨淑兰两个少女,用行动证明了女性的柔弱外表下,也能藏着不屈的灵魂。 抗联的斗争从未因牺牲而停滞。1940年,面对日军疯狂讨伐,抗联部分部队撤入苏联整训,组建了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 1945年8月,抗联配合苏军重返东北,参与了对日军的最后一击。杨氏三兄妹未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他们的牺牲,为抗联精神的传承注入了不朽的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最悲壮的篇章之一。他们牵制了76万日军,消灭17万敌军,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0 阅读:1035

评论列表

青龙王

青龙王

15
2025-07-18 11:10

牢记历史,莫忘国耻!

我本善良

我本善良

13
2025-07-19 11:34

子孙永记日本人是畜牲

阿郎

阿郎

3
2025-07-19 11:00

原子弹下无冤魂

猜你喜欢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