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要顶不住了!美媒:美国正遭受中国制造最严重的第二次冲击。不得不说这次纽约时报的文章正是应景,7月15日纽时发表《「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之时,刚好是中国发布2025上半年GDP数据同一天,这俩一对比,简直就和美媒反思与经验总结,然后开出一个错误药方的典型。 这次美国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是从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这几个方向传来的,美国企业发现原本以为只有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中国也在发力,而且是连点成线,成体系地推进,不光是市场占了份额,更重要的是技术和产品质量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已经打到欧洲本土去,美国车企原本还想着稳住中高端市场,现在才发现,无论是技术,还是价格,中国制造开始全面逼近,他们本土政策不调整根本扛不住,而且中国制造不再是只靠低价,而是把技术、质量、设计、交付效率这些都拉上来了。 美国想用传统工业政策去应对,比如补贴企业、拉盟友、搞本地化制造,但这些动作周期长、成本高,效果也并不明显,而中国产业链反应快、政策效率高,从立项到投产用不了太久,再加上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完整的产业配套,已经把很多原来看不上的领域,做出了新突破。 美国媒体发现过去用来应对“中国冲击”的手段现在不灵了,以为靠贸易壁垒、提高关税、限制技术出口就能稳住,结果中国制造没被绊住,反而越做越强,这次他们意识到这不是单一产品竞争的问题,而是中国整体制造实力在升级,根本不像以前那样靠价格赢市场。 中国制造不仅没有被围堵压制,反而主动走出去,在全球市场拿订单、抢份额,而且大多数都靠自身技术积累和体系能力,从芯片设备到工业母机,从储能技术到轨道交通,从新能源车到低轨卫星,中国的产业布局已经从跟跑变成了并跑甚至领跑。 过去美国主导全球供应链把核心技术和高利润留在自己手上,现在局面开始变化中国不仅能做,还能做到先进,而且越来越多国家愿意选择中国的方案,因为价格合理、技术可靠、交付迅速,这才是真正让美国感到“冲击”的地方。 美国媒体在文章里说得也挺直白,认为中国制造不仅卷价格,更卷技术、卷创新、卷响应速度,这话虽然带着担忧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认可,美国看到了中国制造新阶段的能力,这次不是靠便宜而是靠实力。 美国有技术但落地慢;有资本但分配不均;有政策但执行弱,他们没意识到中国的制造优势已经从成本优势,变成了结构优势、系统优势,这不是靠几个产业补贴就能扳回来的。 美媒说“顶不住”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一次真正的产业信号,它代表一种现实,美国内部正在意识到中国制造不只是个标签,而是一整套完整而高效的工业体系,正在突破曾经他们认为高不可攀的高地。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戴维·奥托、戈登·汉森:“中国冲击2.0”比1.0更猛,而美国还在打“上一场战争”
这次美国要顶不住了!美媒:美国正遭受中国制造最严重的第二次冲击。不得不说这次纽约
治愈系萌主
2025-07-18 11:4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