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上海孤寡老人去世后留下500万遗产无人继承,现在只好全网寻找老人亲人,没想到此事件引发网友质疑:为什么还要全网寻找,就是找到了,他们有脸来认领吗?可气的是,根据《民典法》,即使老人血缘亲属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如果老人没有留下遗嘱,他们也是有权利继承这份遗产的,目前老人遗产继承人还杳无音讯,如果找不到,这份遗产就会永久这样悬着了。 7月18日,《潮新闻》发布了这条消息,事件的背景就是老人1934年出生,终生未婚,亲属也已经失联,老人入住养老院后,老人和上海普陀区公益发展中心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老人今年3月不幸去世,没有留下遗嘱,因此,这份遗产按照法律规定,就会由老人直系亲属或者亲属后代认领,问题是,这些亲属已经失去联系,因此,公证处只好发消息全网寻找,目前还没有找到。 作为一名关注护工和养老院内容的作者,今天我就从养老院的视角分析一下这个事件。 第一:养老院接收老人时需要有监护人,但是老人没有,因此,老人和大道公益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需要指出的是,意定监护人,是没有权利处理遗产的。 第二,养老院作为老人遗产临时保管方,如果没有继承人认领,养老院就要承担管理遗产的责任,这就需要养老院具备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无形中为养老院增加了负担。 第三,如果有继承人认领,事情就变得简单,老人如果拖欠养老费用,可以通过继承人支付,麻烦就是,如果一直找不到继承人,养老院就会很无奈,首先是要承担管理责任,但是却无法从遗产中结清老人拖欠费用,比如养老院垫付的丧葬和保管费用。 第四,作为老人临终场所,养老院肯定要保管老人留下的贵重物品,如果遗失,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此事件中涉及的养老院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而且,只要找不到继承人,这份保管责任就会无限期延长。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这是因为: 第一,老人没有留下遗书,导致遗产必须从法律法规认定人解决问题。 第二:民典法已经消除了“20年未认领就会自动收归国有”,就是说,如果无人认领,这笔遗产就可能永远“悬置”。 第三,一般情况下,无人认领遗产会由民政部门作为遗产管理人,但是问题是,老人有法定继承人,只不过是没有找到。 此事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完全取决于继承人是否能够被找到。 作为关注养老内容的作者,深深懂得养老院目前处理这个问题的难度,因此,孤寡老人在入住养老院时,最好把遗产问题处理清楚。 一个扎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老人不能自理时她的合法遗产继承人没有出现,如果此时出现,会不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如果此时他们出现了,那么,请拿出一个理由说服大家吧,否则,即使得到遗产,会不会受到良心谴责呢? 请告诉我们! (信息来源:潮新闻)
90岁上海孤寡老人去世后留下500万遗产无人继承,现在只好全网寻找老人亲人,没想
自由的看闻
2025-07-18 11:44:52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