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芯片解禁,黄仁勋第一时间飞到北京,却发现电池正极材料被禁了!因为h20芯片出口中国的事,贝森特亲自在电视节目上做了说明,因为中国已经研发出性能与h20相当的芯片,因此英伟达销售h20不存在问题! H20芯片解禁的消息刚一落地。黄仁勋就来到了中国。这位英伟达掌门人心里打得什么算盘,明眼人都看得透。无非是想趁着中国市场还没完全消化自研芯片的红利,赶紧把库存里的H20清一波。毕竟之前为了规避禁令,这芯片性能被砍了又砍,现在能拿到“出口许可证”,简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没想到的是。北京机场的风里都带着新的信号。海关总署刚更新的管制清单上,电池正极材料赫然在列。钴酸锂、三元材料这些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设备的核心原料, suddenly 被戴上了“出口管制”的帽子。这一下,轮到美国车企和电池巨头坐不住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线要是缺了料,停工一天的损失就得按亿算。 贝森特在电视上那番话,现在听着格外讽刺。他对着镜头说中国已经有了同级芯片,所以H20出口没问题。这话一半是事实,麒麟9010和昇腾910B确实在算力上追平了H20,甚至在AI训练效率上还高了3个百分点。但他漏算了更关键的事,中国买不买,从来不是看有没有替代品,而是看值不值。 黄仁勋下飞机的时候。手里还攥着跟中方企业的合作意向书。上面写着“首批采购10万片H20”的字样。可等他到了洽谈会现场才发现,对面的技术负责人压根不提签合同的事,反而递过来一份材料清单。上面列着美国依赖中国正极材料的具体数据:全球78%的钴酸锂产能在中国,特斯拉4680电池用的高镍三元材料,原料全靠从江西赣锋进口。 这就有意思了。美国以为放开个“瘸腿芯片”就能讨到好处。却忘了自己的新能源产业早被按在供应链的天平上。去年美国动力电池装机量里,有65%的正极材料来自中国。现在中国这边稍微收紧阀门,底特律的车企就得连夜找替代供应商。可刚果(金)的钴矿还在打仗,澳大利亚的锂精矿纯度不够,想补缺口?没个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 黄仁勋在酒会上碰了一鼻子灰。华为的代表笑着跟他说,H20的价格要是能降到现价的三分之二,或许可以考虑采购一批给边缘计算设备用。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是在明说“你的芯片现在只配当备胎”。更扎心的是,中科院刚宣布,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经突破无钴技术,以后连钴矿都不用进口了。 贝森特可能没算过这笔账。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电池材料,价值超过400亿美元。这些材料变成电动汽车跑在美国的高速上,变成储能电站撑着得州的电网。现在中国只是把出口节奏调慢了一点,美国能源部就紧急拨款20亿建本土生产线。可厂房还没封顶呢,技术人员就从中国挖不来了——国内企业给正极材料工程师开的年薪,已经涨到了硅谷的1.5倍。 黄仁勋的包机返航时。货舱里没装多少H20的订单,倒是多了一份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报告。上面写着,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里,中国企业占了62%的份额。这意味着,正极材料的话语权早就不在买家手里了。就像当年美国卡芯片的脖子,现在不过是风水轮流转。 机场的显示屏上正播着新闻。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开始试生产,用的全是国产正极材料。宝马和大众的采购代表已经在宁德蹲了半个月,就为了拿到优先供货权。黄仁勋看着窗外掠过的云层,大概终于明白,中国现在玩的不是“你禁我也禁”的赌气,而是精准打击产业链的七寸。 H20芯片能进中国市场了。但中国要不要,怎么要,得看对方的诚意。就像电池正极材料,不是不卖,而是要看采购方愿不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和“技术合作”的附加条件。毕竟,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就不是一家说了算。黄仁勋这次北京之行,与其说是来卖芯片,不如说是上了一堂生动的“供应链主权”课。
国产芯片生死劫!B30芯片即将血洗市场?英伟达芯片解禁,国产GPU厂商沐曦
【165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