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现在是等死状态!其实有个反常识的事,美国在和我们全面对抗乃至军事冲突前,它必先把欧盟解体了。 就是美国一旦和我们激烈冲突,你们觉得谁会赢?美国?中国?都不是,欧盟会赢。老大和老二打架,转头一看老三在旁边端起枪瞄准:再见了两位,以后霸主之位重回欧洲。这是非常现实,非常可能的,因为美国就是这样当上世界霸主的。 先说美国为啥一定要搞垮欧盟,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把欧洲绑在自己战车上,表面是盟友,实则是控制。 欧洲经济上依赖美国市场,军事上依赖美国保护,科技上依赖美国技术。 但欧盟这几年搞战略自主,想摆脱美国控制,这让美国很不爽。 美国一旦和中国全面对抗,最担心的就是欧盟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当年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就是靠欧洲互相残杀,自己大发战争财,最后才取代欧洲成为霸主的,现在美国当然不能让历史重演。 看看最近的美欧贸易摩擦就知道了。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对汽车征收25%关税,还威胁要对更多商品加税,欧盟虽然也想反制,但内部意见不一。 德国作为出口大国,怕得罪美国影响经济,主张妥协;法国则主张强硬反击。 结果欧盟多次推迟对美关税反制措施,从4月推到7月,又推到8月,尽显软弱。 德国总理默茨甚至说“美国不应低估欧盟采取关税反制措施的意愿”,但行动上却一直退让。 军事上,美国通过北约牢牢控制欧洲,北约成员国中,美国军费占比高达70%,而欧洲国家普遍军费不足。 特朗普要求欧洲国家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却说“无法负担”。 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呼吁加强欧盟防务自主,但欧盟内部协调困难,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声明大幅缩水,未提及乌克兰加入北约,成员国在军费目标上分歧严重,显示出欧盟战略自主的艰难。 科技领域,欧盟也在和美国较劲,欧盟通过《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对美国科技巨头苹果、Meta开出巨额罚单,分别罚款5亿和2亿欧元。 美国政府反应激烈,称这是“经济勒索”,威胁要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欧盟虽然强调数字立法不在贸易谈判范围内,但美国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欧盟在科技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很深,70%的高端半导体依赖美系供应链,这让欧盟在科技竞争中处于劣势。 欧盟内部的问题也不少,成员国在应对美国压力时立场不一,德国倾向于妥协,法国主张强硬。 欧盟的决策机制低效,一项政策往往需要成员国长时间协商才能通过。 比如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多次推迟生效,引发欧洲议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质疑:“再次退让是正确的做法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欧盟推动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虽然批准了1500亿欧元贷款,但成员国间协调不足,进展缓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取代欧洲成为霸主。 现在,美国担心欧盟在中美对抗中崛起,因此提前下手瓦解欧盟。 美国的策略很简单:通过贸易战削弱欧盟经济,通过北约控制欧洲军事,通过科技打压限制欧盟发展,而欧盟内部的分歧和对美国的依赖,让美国的计划更容易得逞。 不过,欧盟也不是完全被动,欧盟在加速构建“去美国风险”经贸合作网络,推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 在科技领域,欧盟通过立法限制美国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试图重塑数字主权,在防务方面,欧盟推出《欧洲防务未来白皮书》,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 但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欧盟要真正实现战略自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美国在和中国全面对抗前,必先解体欧盟,这是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的考量。 欧盟现在看似强大,实则内忧外患,在经济、军事、科技上对美国的依赖,使其在面对美国压力时显得软弱无力。 如果欧盟不能解决内部分歧,实现真正的团结和战略自主,很可能成为中美对抗的牺牲品。 而一旦美国和中国陷入激烈冲突,欧盟若能抓住机会,摆脱美国控制,未尝不能重现欧洲的辉煌。 但这需要欧盟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没有想到冯德莱恩突然宣布2025年7月16日,欧盟掌门人冯德莱恩突然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