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洗完“海澡”,港口一晾干,军迷这边已经操心起它弟弟该长成啥样了。 老规

追史亦探今 2025-07-18 14:17:15

福建舰刚洗完“海澡”,港口一晾干,军迷这边已经操心起它弟弟该长成啥样了。 老规矩,话赶话往高了说。有人张嘴就是:“第四艘必须核动力!排水量起码得12万吨起步,三弹射三升降全拉满,最好还多整点无人机!”——这口气,跟在朋友圈许愿玛莎拉蒂一样,越贵越值面子,先不管油门踩不踩得动。 但真事儿可不是光靠想象力。航母这玩意,不是拼模型,也不是“吨位即正义”的堆料大赛。 福建舰本身已经是重装登场:三条电磁弹射跑道、电磁升降、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是中国航母迈进现代化的标志性一跳。但也别被“看起来很美”冲昏了头脑,它有些硬伤也不能装没看见。 比如,福建舰的飞行甲板布置就挺紧凑,靠右那条弹射器的跑道和待飞区有点“打架”,一忙起来容易卡壳。再加上它也只有两部升降机,一旦某一部出点幺蛾子,整个舰载机节奏就得断层——不是不能用,但高强度出击时,确实紧绷。 那为啥当初不干脆造大点?理由也不复杂:常规动力拉不动。福建舰那8万吨的吨位已经算极限了,再往上堆,动力系统要不就膨胀成个“大胃王”,要不就干脆力不从心。你真想常规动力拖着10万吨满载起飞,那不是航母,是开锅炉船。 法国人踩过这个坑。戴高乐号虽然是核动力,但为了体积“精致”,反应堆尺寸小得可怜,跑得慢,27节都艰难。美军都三十节打底了,你这边还喘着粗气,不是“精悍”,是缺氧。 所以下一艘航母能不能“核”,才是分水岭。一旦核动力敲定,那吨位自然就能往10万吨这个“成熟档”冲一冲。为什么不是12万吨?说白了,不是做不到,是没必要。 美国人搞航母一百年了,最后福特级也就10万吨上下——你当他们不想造12万吨?不是,是这就是经验极限了。甲板调度、动力效率、舰载机出动节奏,全卡在这个尺寸上最合适。 你真弄个12万吨出来,结果发现空间富裕得没地用,那不就等于“技术不紧凑,用吨位糊弄了设计短板”? 那就难看了,不但自己累,还要被人笑。 咱这边造航母不是为了在论坛上亮肌肉,是为了真刀真枪能干活。第四艘要是能核动力加10万吨吨位,再把三弹射三升降的联动逻辑做顺,那就已经是硬核升级,不是摆拍。 至于有人问,第五、第六艘是不是就能“放飞自我”了?可能,但那得等前几艘用得够久、练得够透,舰队协同也能顶上来了,才轮得到你按需求造“顶配旗舰”。 那时候你再谈12万吨,甚至更大,才不至于造出个巨无霸,结果跟不上战术节奏。 说白了,航母不是谁大谁有理。真正值钱的是,它能不能高频出击、稳定作战、全天候统筹空中打击,关键时刻带着编队撕开缺口。那才叫票价值了。 福建舰是咱破门而入的第一跳,但有没有稳住,第四艘是关键的“踩刹车”。能不能从“突破感”过渡到“体系感”,要看这步棋下得稳不稳。 别急着“超美”,稳住节奏、理清逻辑、打出实效,比啥都重要。毕竟,航母不靠嘴上跑分,而靠反应堆和弹射器说话。 等咱那一口核反应堆真正吼起来,舰载机批量升空,节奏打满,全球打量时真能压住场子——到那时再谈“超过谁”,才不算虚头巴脑。 参考资料: 中国第4艘航母12万吨?核动力,比美军的还大?太着急不好-凤凰网

0 阅读:255
追史亦探今

追史亦探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