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故事《马棚里的“土炸弹”》 1943年秋,冀中平原的高粱红透了地。青石村的

梦想者的思考 2025-07-18 14:39:39

抗日小故事《马棚里的“土炸弹”》 1943年秋,冀中平原的高粱红透了地。青石村的马倌柱子蹲在马棚里,盯着墙角那堆晒干的马粪直乐。 “柱子,傻笑啥?”村长猫着腰钻进棚子,手里攥着半截铅笔。 柱子往马粪堆里扒拉两下,露出几个圆滚滚的“土疙瘩”:“您看这‘马粪蛋’,比手榴弹还顶用!” 原来区小队刚传下法子,用马粪混合硝石晒干,外头裹层油纸,就是简易燃烧弹。鬼子骑兵最爱往马棚钻,这些“土炸弹”正好派上用场。 三天后,鬼子果然进了村。柱子假意带路,把骑兵引到马棚。一声哨响,他抄起铡刀砍断缰绳,受惊的马匹乱撞,踩得“马粪蛋”噼啪炸开,火苗顺着干草窜起,浓烟裹着马粪味呛得鬼子直咳嗽。 等区小队赶到,只见马棚烧得只剩架子,十几个鬼子满脸黑灰,被受惊的战马驮着疯跑,活像群戴鬼脸的小丑。柱子叉着腰笑:“这马粪蛋,比炮仗还热闹!” 后来,青石村的“马粪战术”在冀中传开,成了鬼子骑兵最怕的“土办法”。

0 阅读:20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