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这会,对于欧洲能不能开的起空调的议论都重新出来了! 欧洲大陆正遭受酷暑侵袭,街头热浪扭曲了空气,路牌显示的温度数字不断攀升。 超市货架上的电风扇被抢购一空,老旧建筑的百叶窗紧紧关闭,居民在树荫下摇着纸质扇子试图获取一丝凉意。 空调外机低沉的嗡鸣声此时成了富裕社区的标识音。 在柏林夏洛滕堡区的高档公寓里,温度始终维持在22摄氏度,但在相隔两条街的廉租楼里,工人托马斯用湿毛巾裹住脖颈继续给雇主修车。 他居住的顶层阁楼室内温度计指向39度,而当地装一台普通分体空调需要支付1600欧元安装费——这是他税后月薪的85%。 这种差异背后是多重现实枷锁的叠加。 欧洲家电市场长期依赖进口货柜,西班牙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单月进口空调设备较前年增长40%,但港口货柜积压导致终端价格上涨三成。 德国柏林家电卖场里,普通空调标价普遍超过900欧元,更令人咋舌的是安装费用:安装工人每小时的计费标准达到80欧元,墙体打孔或线路改造还需额外收费,整体核算超过空调本身售价。 租房群体占欧洲住房市场的半壁江山,巴黎住房管理局2024年报告显示,56%的35岁以下居民选择租房居住。 这些房子挂着不同房产公司的铭牌,租客在搬入时签署的合同中明确写着"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 安装空调需获得业主、物业公司及市政部门三重许可,耗时平均需要四个月。英国《卫报》记录过曼彻斯特租客的申请流程:7次传真沟通,3次监理检查,最后因"破坏历史建筑外观"被驳回。 财富鸿沟同样制造着温度差。欧盟统计局最新季度报告揭示,前10%富裕群体掌控着46.9%的国民财富,最贫困家庭每年能源支出占收入比重已达21%。 意大利退休老人安娜的养老金账户上月收到通知:高温补贴因财政紧张暂停发放。 她在锡耶纳的石头房子里铺着浸湿的床单睡觉,窗外五星酒店的观光巴士载着游客驶向空调充足的奢侈品商场。 现实困境催生着另类智慧。巴塞罗那居民在阳台架设可拆装的水冷装置,荷兰设计师推出利用地热的移动冷气站,柏林社区互助中心在地下室开辟纳凉区。 但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建筑工人鲁伊因连续高温作业引发器官衰竭,送医后确诊热射病的诊断书上标注着室外实时温度:44.7摄氏度。 英国节能信托基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增空调设备集中在伦敦肯辛顿等富裕社区,而东区老旧社区申请安装许可通过率不足15%。 德国租客协会主席多丽丝·贝克2024年5月在社交平台宣布启动"清凉权倡议",要求立法保障极端天气中的空调安装权,但遭到房东联合会的强烈抵制。 气候学家茱莉亚·穆勒在《莱茵邮报》的最新专栏写道:"当我们争论该不该开空调时,地中海海面温度已升高4摄氏度。高温造成的社会割裂才刚翻开序章。"她在个人社交账号贴出家中智能空调的耗电记录:设备连续运转28天的电费单金额标红——数字超过许多打工者整月的房租账单。 信息来源: 西班牙海关总署进出口统计年报 欧盟统计局居民财富分布季报 巴黎住房管理局
每年一到这会,对于欧洲能不能开的起空调的议论都重新出来了! 欧洲大陆正遭受酷暑
文栋说明星
2025-07-18 15:03:45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