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却一

程贻聊聊甚无聊 2025-07-18 15:11:38

深圳一家洗车行老板雇佣了16名脑瘫儿洗车,3年总收入高达120多万,可是老板却一个月只给脑瘫儿几百块的薪水,有人说老板太黑了!然而这些心智只有7、8岁的孩子们却不远万里来投奔他,请求跟他工作,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爸爸”!

近日,深圳一家洗车行引发了舆论热议。起因是一张工资单被网友曝光:洗车行员工每月工资仅几百元,而员工却是脑瘫患者。

网络顿时炸锅——“黑心老板”“剥削残疾人”“靠脑瘫儿发财”的言论铺天盖地,网友义愤填膺,甚至有人冲到店门口举牌抗议。

但当记者实地探访这家洗车行的店面,走进幕后,却发现了一个远比网传更复杂、更感人的故事。

这家洗车行的老板叫曹军,是一位脑瘫孩子的父亲。13年前,儿子被确诊为重度脑瘫,那一天,他的天仿佛塌了下来。

“医生说,这孩子大概率不能走路、不能说话,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人照顾。”他说这话时,语调低沉,眼神里却没有泪水,仿佛这件事早已被他一点点咽下、消化。

起初,他带着孩子跑遍了深圳各大康复中心、特教机构,花光了所有积蓄,效果却并不理想。

孩子到了八岁,连独立吃饭都成问题。一位老康复师私下对他说:“不是我们不尽力,而是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长期陪伴和社会融入,不是几年康复训练就能解决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一家洗车行,看到洗车工人机械地冲水、打泡、擦拭、吸尘,突然心头一震:“这些步骤固定、操作简单,也许我儿子也能做?”

说干就干。2016年,他租下旧厂房,改造成一个简陋的洗车场,带着儿子一点点尝试。“刚开始不懂,水喷得满身都是,抹布拿反了也不知道。”

他回忆,笑着摇头。但经过反复练习,他发现儿子只要学会一个步骤,就能稳定重复操作。洗车,不需要高智商,却需要耐心和专注,正是脑瘫孩子能胜任的少数工种之一。

这一年,他的洗车场只接待“熟人”,不敢公开营业。因为洗一辆车要30分钟,顾客常等得不耐烦。但他坚持:“慢一点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能做。”

第二年,他开始向福利院和特殊学校联系,希望试聘更多脑瘫青年。最初几乎没人愿意尝试,“谁愿意把孩子交给一个洗车铺?

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生存下去。”但还是有几位家长咬咬牙说:“试试吧,哪怕失败了,也算孩子见了点世面。”

到2018年,洗车行已经招收了16名脑瘫青年,经营也渐渐步入正轨。由于操作规范、服务细致,洗车质量反而超过一些普通门店,越来越多车主主动“排队支持”。

与此同时,曹军还用店后空地搭建了宿舍区,每位员工都包吃包住,配备24小时陪护、定期医生巡诊。

每个孩子一天三顿饭、每日洗澡换衣、康复训练、轮流心理疏导……所有费用,都从洗车行收入中支出。

有网友匿名爆料:“我朋友家孩子在曹军的洗车店,一个月才拿600块,洗一辆车30块,他们干一天至少十辆,这老板不是在剥削吗?”

很快,各大社交平台涌入大量指责声音。“靠残疾人发财”“吃人血馒头”的标签瞬间贴在了曹军头上。

面对汹涌舆情,曹军没有任何公开回应。他只是继续带着孩子们干活,像往常一样。

直到有记者上门调查,他才打开了洗车间后门,让人看到那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宿舍、厨房、储药柜,还有墙上贴满孩子们画的画:“谢谢曹爸爸”“我喜欢洗车,我喜欢上班”。

“你们看到的是工资,但没看到支出。”

曹军平静地说:“每个孩子,每月吃住水电、医药护理,平均花费两千多。我从来没逼他们洗车,他们愿意干,是因为这里有尊严,有人教他们说‘谢谢’,也有人记得他们的生日。”

一位员工家长悄悄告诉记者:“我儿子在这里一年后,会叠被子了,还会发工资微信给我转88块,说‘妈妈节日快乐’。他以前连说话都不会,这些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

曹军也确实没有发财。

截至目前,他已经开设了37家连锁门店,遍布广东、湖南、江西,累计提供超过400个脑瘫患者就业岗位。

但他自己仍然租住在龙岗一套月租2800元的公寓里,开着十年前买的二手车。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解释、也不澄清。

他顿了顿,说:“没必要。我不靠好评活着,我靠这些孩子叫我‘爸爸’活着。”

从“黑心老板”到“星星守护人”,曹军经历了一场舆论暴风,却始终未改变初衷。他不是慈善家,不是伟人,只是一个试图为自己和更多脑瘫孩子撑起一方天地的父亲。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黎明·朝阳

黎明·朝阳

2
2025-07-18 17:18

贡献远大于收益,不能说三道四!致敬大爱者

程贻聊聊甚无聊

程贻聊聊甚无聊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