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在以伊冲突发生时,我为什么认为中国的支持应该是有限度的。7月1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向海外伊朗人致了一封公开信,称“与美国的外交之窗是敞开的,我们正动员一切政治力量走和平道路,支持建设性接触,反对战争,但绝不投降。” 这话里的意思很清楚:伊朗没打算跟美国死磕到底,反而在找外交缓和的机会。 伊朗这态度其实不意外。他们被美国制裁这么多年,经济早就扛不住了——石油卖不出去,老百姓连日常用品都缺,再不找条出路,国内矛盾就得爆了。所以佩泽希齐扬才说“反对战争”,不是怕美国,是真耗不起。但他又补了句“绝不会投降”,这是给国内强硬派看的,也是在跟美国讨价还价:想让我服软可以,好处得给够。 这种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保持距离。中国跟伊朗做生意、搞合作,从来都是基于互利——买他们的石油,帮他们建电厂,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不掺和他们跟美国的恩怨。要是真像有些国家那样,把自己绑到别人的战车上,人家哪天悄悄换了赛道,你连刹车的机会都没有。 再说,中东这地方的水太深。美国今天跟伊朗叫板,明天可能就为了石油利益坐下来谈判;伊朗这边刚放狠话要报复,转头又通过第三方传消息想缓和。这种反复横跳的节奏,外人根本摸不准。过度支持不仅帮不上忙,还可能被当成“棋子”,被双方利用来向对方施压。 所以说,有限度的支持才是最稳妥的。既守住“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又通过正常合作给伊朗一点底气;既不逼着伊朗选边站,也不让自己被卷进没必要的冲突里。伊朗要走外交路,那就尊重他们的选择;真到了被美国逼得没退路的时候,再根据情况出手——这才是既顾全了交情,又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最怕的就是“一厢情愿”。你觉得是在帮人家,人家可能有自己的算盘。保持分寸,守住底线,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里站得稳、走得远。
这就是在以伊冲突发生时,我为什么认为中国的支持应该是有限度的。7月14日,伊朗总
世界讯报风
2025-07-18 15:16: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