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炸叙利亚:保护德鲁兹是假,抢地盘是真,大犹太国的算盘打响了! 这事看着像是“突发新闻”,但真仔细扒一扒,以色列这手空袭其实是计划已久的战略操作——打着“保护德鲁兹人”的名头,实则为自己谋划下一步扩张铺路。 先把盘面铺开。7月16日,以军战机直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和南部苏韦达地区,炸得叙安全部队措手不及,还炸出不少平民伤亡。叙外交部直接跳脚,说以色列“赤裸裸地干涉内政”,甚至有点要撕破脸的意味。 关键是,现在叙利亚谁在执政?朱拉尼,一个从恐怖组织努斯拉阵线转型而来的角色,不仅“洗白”成功,还被美国默许掌权,特朗普前阵子还口头承诺考虑取消对叙制裁。这意味着啥?说明朱拉尼政权已经是“美国看中的人”。 那以色列为啥敢动他?按理说,不该惹美国认下的“兄弟”吧? 这就得看“德鲁兹人”这个关键词了。 很多人对德鲁兹人不了解,说白了,这群人有点像“中东版的涣散亲戚”,信的是独门教义,讲的不是主流阿拉伯话,自己玩自己的小圈子,但骨子里讲究现实主义,谁能让他们过得安稳,他们就跟谁。 当年以色列建国,犹太人到处挨打,就这群德鲁兹人跳出来说:“我帮你”。不仅承认以色列合法性,甚至愿意给以色列当兵。这换谁不感动?于是以色列直接把他们列为“忠诚少数民族”,给点好处、让他们有点自治空间,形成一条“中东少数族裔扶持链”。 这事看着像“双赢”,但里子很复杂。 现实是,以色列看中的,从来不是德鲁兹人的宗教身份,而是他们的战略价值。 德鲁兹人不仅在以色列有,在叙利亚南部三省(苏韦达、库奈特拉、德拉)也有大批人口分布。尤其这几个省靠近以叙边界,是战略缓冲区,也是未来如果以色列真想“南下夺地”的第一跳板。 打个比方,如果未来中东又炸锅,这块地谁控制谁有话语权,以色列早早出手,不是抢,而是“预埋”。 所以,这次所谓的“保护德鲁兹人”,其实是给自己以后染指叙利亚南部找借口。叙军在苏韦达驻扎?那我打;你不撤?我接着打。打着打着,以色列空军常驻、安全区一划、平民接收、物资补给——德鲁兹人自然就靠过来了。慢慢地,地盘就不声不响地换了主人。 说白了,以色列的算盘是这样的: 内部凝聚:让国内德鲁兹人感恩戴德,忠诚值+100,防止未来闹“分家”。 外部引流:放出“以色列罩你”的信号,吸引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境内的德鲁兹人向以方靠拢。 地缘前哨:南叙三省变缓冲带,哪怕不能直接吞,也能建立“事实势力范围”,将来真打起来,那可是天然屏障。 这操作不新鲜——2014年克里米亚,俄罗斯不是也这么干的?“俄语区要保护”、“俄裔要自治”、“我们是来维稳的”,最后就变成“大俄罗斯的一部分”。今天以色列复制这招,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忠诚少数族裔”。 当然,以色列也知道,“打狗”得看主人,它不是不清楚叙利亚现在是美国人的新朋友。但以色列信得过什么?——信得过特朗普的“战略纵容”,以及美国现在根本不想把叙利亚当作重点。 所以,在华盛顿还在盘算怎么跟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的时候,在欧盟忙着能源和粮食危机焦头烂额的时候,以色列选择出手: 时机完美,舆论控制得住,后果还能推给“保护人道主义”。 咱们站在中国立场看,这事最值得警惕的,不是以色列“打一仗”,而是它这套“以保护之名行吞并之实”的政治技术。 这不光是中东的事。未来全球如果继续乱下去,大国都会学着这一招,对“话语权不够”的小国或者地区动手前,都会先找个“可以卖人情”的理由。 总结成一句话: 这次空袭是以色列的战略测试题,打的是叙利亚,收的是德鲁兹,想的却是未来几十年的“中东地图重画权”。 这事还没完,等叙军真撤出苏韦达,再看看下一步谁上去驻防,那时候,大伙就知道,这不是一场空袭,是一次“边界变动”的序章 参考文献: 叙多地遭以空袭,以色列为何强势介入叙南部武装冲突-新华网
以色列炸叙利亚:保护德鲁兹是假,抢地盘是真,大犹太国的算盘打响了! 这事看着像
椰子说历史
2025-07-18 15:28: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