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梅县人民政府以“反动军阀”为罪名判处原国军中将、抗日将领林伯民死刑并

不念过往事 2025-07-18 15:36:29

1952年,梅县人民政府以“反动军阀”为罪名判处原国军中将、抗日将领林伯民死刑并立即执行。 林伯民至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因不想打内战主动辞职回乡隐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还掩护过广东地下党,可以说从未与中共为敌,为何还要被枪决。 1886年林伯民出生于广东省梅县南口镇锦鸡村,他本名林秉彝,字伯民,以字闻名于世。别看林伯民是广东梅县人,但他的家族却是老牌桂系军阀,他的父亲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桂系老牌军阀陆荣廷的副手,晚清时期的桂军副统领林绍斐。 晚清时期陆荣廷是桂军统领,而林绍斐则是副统领,辛亥革命后,陆荣廷为广西都督,林绍斐则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广西都督府少将参谋长兼桂平镇守使,此后林绍斐又响应北伐,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可以说林绍斐家族是广西老牌军阀,直到1924年以后,李宗仁和白崇禧、黄绍竑三位新桂系军阀崛起,林家在广西的势力才彻底被取代。 由于父亲林绍斐的原因,因此林伯民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十分优越,他早年毕业于广西边防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就是广西新军管带,1912年他就已经成了桂军第十二混成旅旅长了。 并且林伯民还在1912年时兼任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校长,而1912年广西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学员就有后来在民国赫赫有名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黄绍竑三人,林伯民也经常给他们上课,所以林伯民也是他们的老师。 在辛亥革命成功不久,林伯民就已经晋升为少将军衔了,可以说林伯民的身份资历非常老,但是随着后来1924年时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个新桂系军阀崛起,陆荣廷、沈鸿英等老牌桂系军阀被驱逐出广西,林伯民也跟着父亲林绍斐一起离开了广西回老家梅县寓居。 1928年,林绍斐去世后,林伯民没有父亲的庇护,他在广西也没什么威望,因此李宗仁念在二人的师生情谊上,到国民政府担任了少将参议之闲职。 1931年时,李宗仁更是邀请林伯民重回广西担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是李宗仁)中将高参,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伯民以高级参谋身份跟随李宗仁出广西抗日,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中,林伯民就以高级参谋身份帮助李宗仁谋划过战斗方案。 1941年林伯民调回广西,任第四战区军人管理处处长,此后林伯民主要职责就是抚恤和表彰广西籍抗日官兵。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内战,但林伯民并不想打内战,因此于1946年退役并辞去一切职务,回到老家梅县寓居。 林伯民虽然是老牌军阀家族出身,但他并不反共,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暗中命令国军故意与中共抗日武装力量制造摩擦,破坏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 但林伯民在广西期间,从不与中共抗日武装力量制造摩擦,甚至他还利用手中权力暗中帮助扶持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在解放战争时期,林伯民依旧暗中帮助中共,他虽然辞职回乡隐居,但利用昔日身份地位,还是为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做过掩护工作。 而且林伯民不止暗中帮助中共,他对待家乡梅县人也很好,在1949年7月国军胡琏兵团在前线被解放军击溃南逃,国军在溃败南逃时一路那是各种劫掠地方,而胡琏兵团南逃途径梅县时,又是林伯民站出来,以昔日身份帮助南口镇人民免遭败军骚扰。 此后林伯民一直在梅县等待解放,但在解放后,全国开展镇反运动,在这场镇反运动中林伯民被当地政府错划为“反动军阀”,随即被处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平反冤假错案,1986年6月4日时,经梅县法院复核调查,林伯民案属于冤假错案,他属于被错杀,撤销1952年对他的判决,予以平反,并恢复他生前抗日将领荣誉和名誉。

0 阅读:0
不念过往事

不念过往事

不念过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