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00名俄军刺刀出鞘,子弹上膛,正面硬刚7000名美英联军,寸步不让

小史论过去 2025-07-18 15:54:18

1999年,200名俄军刺刀出鞘,子弹上膛,正面硬刚7000名美英联军,寸步不让!闻讯的美军高层暴跳如雷,叫嚣开火!俄军枪拴一拉:你动一下试试? 尤努斯·贝克·叶夫库罗夫是这场行动的核心人物。1963年,他出生在高加索地区的印古什村庄,家里世代务农,生活简单却充满韧性。18岁那年,他穿上军装,加入苏联空降兵部队,开始了军旅生涯。1989年,他在梁赞空降兵指挥学院毕业,之后又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积累了丰富的战术经验。1990年代,他被派往波黑执行维和任务,多次带队完成高危任务,比如解救被困的俄军士兵,展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指挥能力。1998年,他在南斯拉夫率队穿越敌方防线,救出20多名被俘士兵,行动中他亲自带队侦察,布置战术,成功突围。这让他在军中名声大噪,还拿到了“俄罗斯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叶夫库罗夫已是第217空降近卫团的指挥官,驻扎在波黑,随时应对巴尔干的乱局。当时的南联盟已经被北约轰炸得体无完肤,78天的空袭让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北约还使用了贫铀弹,留下的辐射危害至今让塞尔维亚的年轻人深受其害。南联盟的总统米洛舍维奇态度强硬,拒绝北约进驻科索沃维和,试图保住国家主权,但这也让西方找到了借口,加大了轰炸力度。俄罗斯虽然国力衰弱,但作为斯拉夫兄弟,还是决定出手帮一把。 到了6月11日,科索沃战争接近尾声,南联盟同意撤军,联合国维和部队准备进驻。但北约和俄罗斯在维和部队的指挥权和部署区域上争得不可开交。俄罗斯想在科索沃保留一块独立区域,保护塞族利益,北约却死活不同意,怕科索沃被分成南北两块。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普京拍板,决定抢占普里什蒂纳的斯拉蒂纳机场,争取谈判主动权。这任务落到了叶夫库罗夫头上。他带着200名精锐空降兵,装备15辆BTR-80装甲车和20辆“乌拉尔”货车,连夜从波黑出发,直奔机场。 行动开始后,俄军车队全速前进,沿途塞尔维亚民众夹道欢迎,很多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挥舞旗帜,高喊支持。车队路过一个关卡时,差点跟美军巡逻队撞上,叶夫库罗夫当机立断,命令全速通过,硬是闯了过去。美军反应过来后,赶紧通知英军盟友,英军第五空降旅紧急调动,准备空运部队抢占机场。结果英军飞机因为超载和跑道问题出了事故,装备散落一地,行动彻底泡汤。英军只得临时调集1000多人的装甲部队,从陆路赶往机场。 6月12日凌晨,俄军率先抵达斯拉蒂纳机场,迅速占领关键位置,升起俄罗斯国旗。清晨,英军装甲部队赶到,外围还有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北约部队,总共7000多人,把机场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指挥官詹姆斯·布朗特傻了眼,赶紧请示上级。北约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韦斯利·克拉克气得跳脚,直接下令封锁跑道,甚至准备动武把俄军赶出去。英军指挥官迈克·杰克逊却没那么冲动,他知道跟俄军开打可能引发大战,果断拒绝执行命令,亲自飞到机场跟俄军谈判。 这场对峙持续到6月13日,双方谈得筋疲力尽。俄罗斯坚持维和部队要有独立指挥权,北约担心科索沃分裂,僵持不下。最终,双方妥协,同意俄军维和部队部署在科索沃全境,但不归北约指挥。6月12日下午,英军撤离机场外围,俄军完全控制了斯拉蒂纳机场。这次行动让俄罗斯在后续谈判中占了上风,也给北约敲了警钟:俄罗斯再穷,也不是好惹的。塞尔维亚民众把俄军当成了救星,街头巷尾都在传颂这场硬刚。 科索沃战争的结局却没因此改变。南联盟军队撤离,科索沃在北约和联合国监管下走向实质自治。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南联盟彻底解体,塞尔维亚成了内陆小国,国力一落千丈。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至今不承认,但也无力改变现实。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关系却因此更紧密,2019年普京访问塞尔维亚时,民众夹道欢迎,挥舞两国旗帜,场面热烈。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塞尔维亚迫于西方压力在联合国投票谴责俄罗斯,但总统武契奇公开表示,西方对塞尔维亚的“领土完整”从来都是双标。 叶夫库罗夫因为这次行动名声大噪,2008年被任命为印古什共和国总统,治理动荡的高加索地区。赴任途中,他遭遇炸弹袭击,身受重伤,肋骨断裂,依然坚持工作,部署反恐行动,稳定局势。2019年,他重返军界,担任俄国防部副部长,2024年晋升大将军衔,参与指挥俄乌冲突前线事务。他的果敢和智慧让他成为俄军的中流砥柱。詹姆斯·布朗特退役后转行当歌手,创作了不少反战歌曲,名气不小。韦斯利·克拉克因为指挥失误被美军高层冷落,提前退役,偶尔在媒体上点评国际局势。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