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和朋友入住3000元一晚的酒店,将自己150多万的车停在酒店指定的停车场里。万万没想到,树枝掉落,砸坏了男子的车,4s店定损10000元。可男子说:车辆修复后再卖,这车就成了重大事故车,有折损,一开始他要求酒店赔偿30000元,后面降到1万,可酒店却说:不私了,打官司。 前阵子,杭州西湖景区的一起停车纠纷闹得挺热闹。 事情得从7月10号说起。
小方通过闲鱼订好酒店后,开着刚买半年的保时捷911来了。 这辆2023年底提车、2024年初上牌的跑车,落地价150万左右,还是原版原漆的状态。 按酒店指引,他把车停在江洋畈生态公园边上的停车场,坐接驳车去了酒店。 这停车场是酒店向景区租的,虽然给客人免费停车,但酒店得自己向景区付费。 转天中午,114的挪车电话让小方下了楼。 到停车场一看,他心都凉了,一根长长的树枝砸在车身,后窗左侧凹了一大块,车身上还留着明显的撞击痕迹。 后来他发现,停车位置上方的树枝已经被人切割处理过,但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清楚记录下了当时的惨状。 小方说,这车钣金是两层的,一旦修复就得打腻子,以后用漆膜仪一测就能看出维修痕迹,到时候不仅卖不上价,还可能被算成“重大事故车”。 4S店定损维修要1万,可他更心疼车的贬值损失,觉得修好后再卖,损失远比维修费高。 满心期待酒店给个说法,可沟通过程让小方越说越气。 酒店先是说事发时是台风天,属不可抗力。 小方当场反驳,台风“丹娜丝”8号在温州登陆,9号就停止编号了,11号那天明明只是下雨,哪来的台风?记者后来也核实了,当天确实没有台风预警,只有降雨。 酒店又提出走保险修車,再送几张免费入住券,对贬值损失绝口不提。 小方一开始要3万赔偿,后来降到1万,可酒店还是一句话:“不私了,要赔就去打官司。” 更让小方不舒服的是酒店的态度。 从发现车被砸到协商赔偿,酒店始终没正面回应贬值损失的问题。 负责这事的王经理要么说“走法律程序”,要么强调已经联系园林绿化处理树枝、协调保险,对车主最关心的贬值补偿避而不谈。 小方忍不住反问:“要是树枝砸到的是人,你们也让人家去打官司吗?” 其实类似的酒店停车纠纷,法院早有过判决。 去年永州就有个案例,车主把玛莎拉蒂停在酒店门口车位,结果因原车主没还车贷被担保公司拖走,车主起诉酒店索赔21万,法院最后驳回了诉求。 法官当时明确说,酒店免费停车是盈利配套服务,成本早摊进住宿费里了,只要接受停车并安排保安看管、视频监控,就和车主形成了保管合同关系,得承担合理安全保障义务。 但要是损失是车主没告知的车辆自身问题(比如质押纠纷)导致的,酒店没过错就不用赔。 对比这两个案例,小方的情况更占理。 他按酒店指引停车,车辆受损是因为停车场上方树枝安全隐患没排除,酒店作为停车场使用者和管理者,没尽到安全排查义务。 而且酒店拿“台风”当借口站不住脚,事发时台风早已停编,正常天气下的树枝掉落,更该追究管理责任。 从维权角度说,小方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要先固定证据,保留停车记录、现场照片、维修定损单,最好找专业机构做车辆贬值评估,证明修复后确实存在价值损失。 其次,依据《民法典》第1198条,酒店作为经营场所管理者,对客人财产安全有保障义务,没及时排查树枝隐患导致损失,理应赔偿合理费用,包括维修费和必要的贬值损失。 最让人无奈的是酒店的推诿态度。 客人花高价住店,图的就是舒心安全,车在酒店指定区域受损,酒店本该积极协商解决,而不是一句“打官司”就把责任推干净。 要知道,消费者选择酒店,不仅买的是住宿服务,还有对场所安全的信任。 希望酒店能正视问题,别让“花钱买糟心”寒了消费者的心,也希望小方能通过合法途径拿到应有的赔偿,让责任方真正承担起该负的义务。 信息来源: 1818黄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