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

卖蠢 2025-07-18 20:08:37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这话听起来很无奈,但事实确实是这样。 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沙特阿拉伯的开国之君,1875年出生在利雅得的沙特家族。少年时,他经历家族被敌对的拉希德家族驱逐,流亡到科威特,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1901年,他带着几十名忠诚的部下,夜袭利雅得,夺回祖地,开启了统一大业。1913年,他攻占哈萨地区,掌控了石油资源丰富的地盘。1925年,他拿下麦加,巩固了对圣地的控制。1932年,他正式宣布沙特阿拉伯王国成立,将分散的部落整合成一个国家。作为瓦哈比派的坚定支持者,他把伊斯兰教义融入治国理念,与宗教领袖合作,确保国家稳定。他常骑马巡查领土,与部落首领谈判,稳固联盟。他在国际舞台上以务实著称,善于与西方国家周旋,同时维护阿拉伯民族的利益。面对二战后巴勒斯坦问题的争议,他多次与西方代表交涉,表达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强烈反对,试图为阿拉伯世界争取话语权。他的立场,深深影响了沙特在地区事务中的态度。1947年,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提议在巴勒斯坦划分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这份决议在阿拉伯世界炸开了锅。巴勒斯坦几百年来一直是阿拉伯人为主的地盘,犹太人虽然历史上在这片土地生活过,但那是好几百年前的事了。沙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不满:犹太人受过苦,阿拉伯人不是不同情,可凭什么要在阿拉伯人的地盘上割一块出来给他们建国?迫害犹太人的是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干嘛不让德国割地,反而让巴勒斯坦人背这个锅?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无奈,但句句戳中了阿拉伯人的心坎。阿拉伯国家普遍认为,巴勒斯坦是他们的家园,联合国这套方案完全无视了他们的历史和权益。阿卜杜勒-阿齐兹积极联络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商讨应对措施。1948年5月16日,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联盟立马集结军队,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和也门出兵,打算把以色列扼杀在摇篮里。沙特虽然没直接派兵,但提供了资金和物资,石油收入的一部分直接用来支援前线。战争初期,阿拉伯联军气势汹汹,但内部协调差,各国军队各自为战。反观以色列,得到了美国和西欧的武器支持,装备精良,组织严密。1948年底,以色列开始反攻,逐步占据上风。1949年,埃及等国被迫签了停火协议,阿拉伯联军的计划彻底落空。这场战争让阿拉伯世界意识到,单靠武力恐怕难以撼动以色列,也暴露了他们在国际博弈中的弱势。 以色列建国后,冲突没消停,反而越演越烈。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以色列借着英法和埃及的矛盾,联合西方出兵,迅速占领西奈半岛,狠狠展示了一把军事实力。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响,以色列先发制人,几天之内摧毁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空军,占领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这次惨败让阿拉伯国家颜面尽失。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憋了一肚子火,发起赎罪日战争,试图翻盘。开战初期,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叙利亚攻向戈兰高地,给了以色列不小的压力。但美国紧急空运武器弹药,帮以色列稳住阵脚,反过来把联军打得节节败退。这场仗双方都没捞到便宜,以色列本土被战火烧得焦头烂额,阿拉伯联军损失也惨重。最终,双方坐下来谈,达成停火协议,暂时搁置争议。阿卜杜勒-阿齐兹没能看到这些后续的战争。他在1953年11月9日去世,享年78岁,遗体葬在利雅得的奥德公墓,墓地简朴,符合瓦哈比派的传统。他的政策和立场为沙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态度定了调,他的继任者继续支持阿拉伯事业。巴以冲突至今没个尽头,联合国多次斡旋,谈判桌上一轮又一轮,但和平还是遥遥无期。中东的土地上,历史留下的伤疤还在流血。

0 阅读:2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