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只够用半年了,要么认怂撤兵,要么赌命一搏——日本选了后者。 1941年冬天,东京军部的决策室里烟雾缭绕,一群将官盯着东南亚地图眼睛发红。那里有石油,有橡胶,有他们急需的一切战争资源。可中间挡着一个巨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就停在夏威夷珍珠港,像把刀抵在日军南下的咽喉上。 1941年7月,美国一纸禁令冻结日本资产,切断石油供应,日本瞬间陷入绝境。国内石油储备仅能维持半年,军舰飞机即将变成废铁。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吵翻了天:“北进派”想打苏联,但1939年诺门坎战役的阴影未散。日军被苏军坦克和轰炸机揍得尸横遍野,连士兵骨灰盒都成箱往回运。 “南进派”咬牙指向东南亚,“荷兰人的油田就在那儿!抢了它,我们就能活!” 可南下意味与美英开战。一位海军参谋私下哀叹:“这是逼我们和全世界开战啊!” 日本原计划三个月灭亡中国,却深陷泥潭。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军已显疲态;八路军百团大战更撕破“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育家陶行知赴美求援时的话一针见血,“如果我在战场被炸死,请记住——我身体54.4%是被美国卖给日本的炸弹炸死的!” 侵华战争日均消耗4000万日元,国库早已掏空。中国战场的韧性,掐断了日本“体面退场”的退路。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深知美国工业恐怖,“美国工厂的烟囱比日本的树还多”。但他被军部强推上前线时,只能孤注一掷:“先摧毁珍珠港,夺取制海权!趁美国重建舰队时,我们拿下东南亚——等他们缓过劲,生米已煮成熟饭!” 连训练都充满赌徒色彩,飞行员在九州湾模拟超低空投雷,撞山事故频发;微型潜艇部队出发前集体写遗书。这场偷袭本质是绝望的“拖延战术”。 1941年12月7日清晨,珍珠港浓烟蔽日。日军炸沉4艘战列舰,摧毁188架飞机,看似大获全胜。 但致命失误埋下祸根:美军航母全部缺席,企业号返航途中,列克星敦号外出训练;油库船坞完好无损,修复战舰比造新的快十倍;民意怒火被点燃,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兵工厂全速运转。 山本五十六得知战果后闭目长叹,“我们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当日军在东南亚势如破竹时,75%的陆军主力仍被拖在中国战场。一车车从南洋抢来的石油橡胶,填不满中国战场的无底洞。 日本为石油打珍珠港,却因缺油输掉中途岛。仓促出击的舰队因燃油不足,侦察机只飞了半程。 贪婪的扩张野心撞上资源铁壁,赌国运者终被国运反噬。当军国主义列车冲向悬崖时,司机早已刹不住车。
石油只够用半年了,要么认怂撤兵,要么赌命一搏——日本选了后者。 1941年冬天,
闻史忆今阁
2025-07-19 00:04:23
0
阅读:47
坤厚德载物 141319
日本海军长期处于日本陆军的压力之下,只能以挑战最强大的美国海军来找回颜面。单从石油来说,抢任何地方石油都不必要去与美国开战,所以石油论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