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令人泪目的遗照。在牺牲前,他被敌人斩首后身中三枪,壮烈牺牲!家人想尽办法找到他的遗体后,为他整理遗容拍下了这张照片。 一张泛黄的照片,定格了一位英雄的面容,背后却藏着让人心碎的故事。杨闇公,革命的火种,在敌人刀枪下壮烈牺牲,头颅被斩,胸膛中弹。他的家人历尽艰辛寻回遗体,只为给他最后的尊严,拍下这张令人泪目的遗照。这张照片不仅是悼念,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着牺牲与信仰。你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吗?它如何承载了一个家庭的悲痛与希望? 杨闇公,1898年出生在四川潼南县双江镇,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杨宣永做田产生意,特别看重教育。杨闇公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聪明好学,字写得工整,老师常夸他脑子活。1913年,他考进成都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课堂上喜欢和同学聊国家大事,嗓门大,眼神亮。1917年,他去了日本,进了东京帝国陆军士官学校。在那儿,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书里的新思想让他眼界大开。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日本,他和留学生们上街游行,举着横幅抗议列强欺压中国,被日本警察抓了,关了八个月。 1920年回国后,杨闇公没闲着,很快和吴玉章等进步人士混到一块儿,商量怎么救国。1924年,他在重庆搞起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川支部,晚上常在茶馆写传单,号召年轻人醒过来。1925年,他当上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还管军委的事,成天跑川渝各地,演讲特别有感染力,台下听众常被他点燃。他跟朱德、刘伯承关系好,晚上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桌上茶都凉了也没停嘴。他的活动太显眼,惹得军阀刘湘盯上了他。1926年春天,刘湘派人去重庆暗杀他,幸好杨宣永安排人护着他,连夜坐船跑了。 杨闇公没被吓倒,干劲更大。1926年,他和朱德、刘伯承一起筹划顺泸起义,点燃了四川革命的火苗。他的演讲和组织能力让党在四川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让刘湘更加忌惮。他常年在外奔波,风餐露宿,但从不喊累,总是说革命就得豁出去。他的经历,从留学日本到回国投身革命,展现了一个年轻人从书生到战士的转变。他的每一步,都在为新中国的到来铺路。 1927年4月4日,杨闇公带着妻子赵宗楷去重庆向党汇报工作。路上,他们被刘湘的手下抓了,关进佛图关一间阴冷的牢房。牢里潮湿肮脏,墙上全是水渍。审讯的人用皮鞭抽打赵宗楷,逼她交出党的秘密,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后来,敌人用刺刀杀了她,杨闇公亲眼看着妻子倒下。他自己也被反复审讯,敌人吼着让他供出同志,他始终不开口,眼神里全是倔强。 4月6日早上,杨闇公被押到嘉陵江边的刑场。敌人用刀砍下他的头,又朝他胸口开了三枪。他的遗体被扔在河边浅沟里,杂草盖住了尸体。杨宣永和家人到处打听,四处奔走,找了好几天,终于在一处沟渠发现了他的遗体。家人清理他脸上的血污,整理好破烂的衣服,强忍悲痛请来摄影师,拍下那张遗照。照片里,杨闇公满是伤痕,但神情依然坚毅,像在诉说他对信仰的忠诚。这张照片,成了家人对他的最后告别,也成了他牺牲的见证。 杨闇公牺牲后,家人把他的遗体运回潼南,葬在故乡的山间。墓前,杨宣永捧着遗照,哽咽着希望儿子能在天上看到新中国。那张照片被妥善保存,挂在家中堂屋,每年清明,家人点上香,缅怀他的付出。1927年的顺泸起义,虽然杨闇公没能亲眼看到,但他的努力为起义埋下了种子。朱德、刘伯承继续他的事业,推动四川的革命向前走。 1949年新中国成立,重庆解放,潼南县在杨闇公墓旁建了烈士陵园,立下石碑,刻上他的事迹。每年都有学生和游客来参观,手捧鲜花,站在遗照前缅怀。那张照片被复制到纪念馆,刊登在历史书里,成了激励后人的符号。1950年代,中共领导人题词,称他为“川东革命的先驱”。他的牺牲,点燃了革命的火光,影响深远。他的遗照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记忆,更是新中国奋斗史的一部分,激励着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杨闇公的遗照,承载了一个英雄的信仰和一个家庭的深情。他的牺牲让人泪目,也让人思考:为了理想,他付出了生命,今天的我们该如何传承他的精神?你是否被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触动?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或者说说你知道的革命英雄故事,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
这是一张令人泪目的遗照。在牺牲前,他被敌人斩首后身中三枪,壮烈牺牲!家人想尽办法
熹然说历史
2025-07-19 00:08: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