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拼了!中国上不上?最近越南出台了个决议,说是2026年7月开始,河内中心地带

柳淮蕊 2025-07-19 01:12:30

越南拼了!中国上不上?最近越南出台了个决议,说是2026年7月开始,河内中心地带就不让燃油摩托跑了,这就好比给燃油摩托画了个圈,把它们都圈在中心区域之外了。到了2028年1月,河内中心区域连燃油汽车也不让走了。等到2030年的时候,不管是摩托车还是燃油汽车,那都得全面受限。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因为这越南的空气质量,那真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根据越南环境监察中心的数据,2024年河内的PM2.5年均值是国家标准的两倍,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首都里排第七。 走在河内街头,那空气里一股子汽油味,跟个大蒸笼似的让人喘不过气。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更扎心,摩托车尾气贡献了河内60%以上的交通污染物,CO和HC排放更是占了80%-90%。 河内总共850万辆机动车,光摩托车就占了730万辆,这分明是移动的污染源军团,为了治这病,越南政府算是下了狠心。 河内市长说了,要搞“以旧换电”计划,给换电动车的居民低息贷款和补贴,今年9月还要给电动车企业税费优惠,鼓励他们多生产、多建充电桩。 VinFast作为越南本土电动车龙头,最近动静不小,不仅跟台湾的Etree Go签了协议,要在东南亚建10万个充电端口,还把车卖到了美国、泰国等地。 不过说实话,VinFast的技术底子还薄,电池还得靠韩国企业,关键零部件也得从中国进口,这就跟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似的,看着像模像样,实则底子不是一般的虚。 可推广电动车哪有那么容易,河内现在充电设施覆盖率还不到15%,换电站更是少得可怜,才3%。你说你买了电动车,充个电比登天还难,排半天队不说,电费还比油费贵,这谁受得了? 更要命的是,河内的公共交通还不给力,154条公交线路和2条地铁线,根本满足不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专家都直摇头,说要是配套跟不上,这禁令搞不好会让交通更堵,老百姓的怨气更大。 再回头看看咱们中国,海南早在2019年就开始禁摩试点,那效果确实有目共睹。 海口的PM2.5浓度降了不少,道路也宽敞了许多,可到了2025年,又有摩友站出来说,这政策存在行政壁垒,抑制了市场活力,建议解禁。 这事儿就跟穿鞋一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海南的试点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后来像西安、济南这些城市就吸取教训,改成分时段、分区域限行,既治了堵又没把市场搞死。 而且咱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那可真是让全世界都眼红。 江苏无锡的锡山,被称为“中国电动车之乡”,年产电动车超150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660亿元,雅迪、爱玛这些品牌更是把厂子开到了越南,专门针对当地的山地、多雨环境研发防水车型,2023年雅迪在越南的销量直接暴涨36%。 九号公司更是厉害,连续三年智能电动车销量第一,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稳坐头把交椅。 从电池到电机,从智能化到出口,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链那叫一个完整,就跟齿轮咬齿轮似的,严丝合缝。 对比下来,越南这次的禁售政策就显得有点仓促了。 中国是先试点、再推广,一步一个脚印,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都跟得上。 可越南呢,充电设施还没建起来,公共交通也不给力,就急着下禁令,这就跟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步一样,摔跟头是早晚的事。 就拿VinFast来说,虽说出口了不少车,但关键技术还得依赖外国企业,这就跟大树没了根,风一吹就倒。 而中国的电动车企业,早就从“产品出海”升级到“技术出海”,雅迪在越南建的工厂,30%的产量都出口到东南亚其他国家,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未来在这条绿色赛道上,中国和越南谁能抢占先机,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就像一艘装备精良的航母,稳稳地在海上航行。 而越南呢,虽然政策很激进,但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薄弱,更像是一艘小快艇,速度是快,但抗风浪能力还差得远。 不过话说回来,越南的决心也值得肯定,要是能沉下心来补短板,说不定也能后来居上。 但眼下这场绿色竞赛的领跑者,还得是咱们中国。 就像老话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绿色转型也得一步一个脚印来,步子迈得太急,容易摔得鼻青脸肿。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