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航母即将从11艘变成10艘,别小看这一艘的差距,这里背后代表的是美国的束手无策,以及无可奈何。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很快就要退役,这艘老舰标志着美国海军舰队规模的正式缩减。 这艘战舰已经服役将近五十年,舰体上满是维修留下的痕迹,早已不复当年的威风。 过去,它经常被派往全球各地,展示美国海军的强大存在感。 原本的计划是用肯尼迪号来接替它的位置,但这艘新航母的建造却一拖再拖。 按照最早的安排,肯尼迪号应该在2018年就投入使用,可现在已经推迟到2027年。 即便肯尼迪号到时候能顺利服役,另一艘斯坦尼斯号也差不多到了退役的时候。 这样算下来,美国航母的总数还是会减少一艘。 更麻烦的是,下一艘接替的企业号航母,交付时间也已经推迟了整整三年。 至于后续的航母建造计划,目前几乎没有任何明确的进展。 如果一切照旧,一年后美国能真正派出去的航母,可能只剩下七艘。 在这七艘中,很多都是老旧舰艇,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三四艘。 问题还不止于此,航母从来不是单独行动的。 每次出海,它都需要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组成的战斗群来护航。 但这些护航舰艇现在也面临着老化,陆续要退役。 新的驱逐舰目前只有一艘正式服役,还有两艘刚下水,离形成战斗力还早。 护卫舰的建造更慢,从2022年开始动工,到现在进度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意味着,到了2025年,美国海军可能连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都凑不齐。 没有护航舰艇,航母在海上就成了容易被攻击的目标。 随便几枚导弹,可能就让它失去战斗力。 很多人会问,美国二战时有上百艘航母,怎么现在连几艘都造不好? 这得从几十年前的一个政策说起。 美国通过了一个商业航运法案,想让外国船只用美国造的船来赚钱。 这政策在战时还能撑住,因为国家需求摆在那,贵也得用。 二战时,美国造船业占了全球七成的份额,风光无限。 但和平时期,高成本让美国船厂完全没竞争力。 到1948年,英国造船业就反超了美国。 1950年代,日本又超过英国,成为新的领头羊。 到1970年,美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只剩不到十分之一。 后来,美国干脆放弃民用造船,只保住军用部分。 但军用造船也越来越难,年轻人觉得这行太苦,不愿意干。 到1990年代,美国造船业在全球的占比已经跌到百分之三。 2000年以后,更是只剩百分之一,几乎被挤出市场。 这导致人才断层,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经验没传承下来。 几十年过去,断了两代人,想补救都找不到人手。 除非有大战刺激,否则造船业很难短期内恢复。 现在,美国海军的问题不仅是航母数量减少,而是整个体系都在萎缩。 没有护航舰艇,航母的威慑力大减,安全性也成问题。 更深层看,美国的海洋霸权正在动摇。 这背后,金融和军事的影响力也可能跟着下滑。 从尼米兹号的退役,到后续舰艇的迟迟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疲态显而易见。 这不是简单少了几艘船,而是美国工业和战略能力在走下坡路。 未来,美国海军还能不能维持现在的地位,确实值得深思。 大家觉得,美国海军会怎么应对这个局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中国新航母"四川"号有多厉害?连美国军方都说它的作用可能比美国航母战斗群还要大。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