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亮相,歼-16发动机裸机公开,工艺水平已超越欧美 央视视频发布了一段空军歼-16战斗机进行发动机保障工作的视频,大尺度公开亮相了涡扇-10发动机的裸机状态。 镜头直接对准了拆下外壳的发动机本体,复杂的管线布局和金属部件毫无遮挡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种坦诚程度在中国军工史上堪称罕见,相当于把自家核心技术家底亮给世界看。 视频里能看到不少干货 发动机外露的管线排布规整得像个精装修房的电路,银灰色金属件在阳光下反着冷光,特别是尾喷口那片层叠的收敛片,每片薄得跟刀片似的却排列得严丝合缝。 要知道十年前咱们的航发还常被诟病“线路像团乱麻,螺丝眼对不齐”,如今这工艺水准连专业军迷都直呼“颠覆认知”。 歼-16作为空军主力炸弹卡车,过去确实用过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但现在视频里清一色换成了国产涡扇-10B,这台心脏能爆发出14吨推力,托着12吨弹药还能飙到2.2倍音速。 选择此刻公开核心部件,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航发早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从“勉强能用”跃升到“敢秀肌肉”的新阶段。 曾几何时,航空发动机被比作工业皇冠顶上的钻石,欧美国家长期垄断这门手艺。 但涡扇-10B这次亮相直接刷新了游戏规则,它的管路简化设计比俄式发动机更利落,战场抢修时扳手少拧两圈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更硬核的是寿命突破:早期型号叶片几百小时就得更换,现在涡扇-10B能扛过上千小时考验,高温合金材料的突破功不可没。 回头看这二十年征程,像按下快进键的技术狂奔。2005年美国F110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中国工程师追到2015年才赶上。 但此后十年却上演奇迹反超,从歼-10的涡扇-10基础版,到歼-20专属的涡扇-15(18吨推力追平美国F-119),再到运-20的涡扇-20,中国成为全球唯三掌握全谱系航发的国家。 支撑这场逆袭的其实是国家战略的黄金三角,每年超千亿的资金投入、举国攻关的研发体制、死磕核心技术的定力。 2016年航发集团成立后,全国产业链像齿轮般精密咬合。当年碎片化的研发模式被终结,有老工程师感慨:“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方向有方向,突破是水到渠成。” 最解气的当属技术话语权的翻转。过去中国造不出发动机时,它被神化成工业奇迹;等咱们能量产了,突然变成“会走的铁疙瘩”。 这种祛魅恰恰彰显了底气:歼-16全面换装国产心脏,不仅保障战时不卡脖子,更让飞行员获得战术自由。 有网友调侃生动:“以前怕俄罗斯断供发动机,现在他们找我们买电子战吊舱!” 央视这次公开如同推开技术围栏的大门。当镜头坦然展示涡扇-10B时,更先进的涡扇-15可能已在歼-20的尾焰中燃烧。 民用领域同样势头凶猛,长江-1000A发动机正为C919客机锻造纯正“中国心”。 航空发动机的赛道从来都是耐力比拼。 如果说二十年前我们还在仰望皇冠上的钻石,如今已能在自家工厂炼出金刚石。 参考资料:歼-16战机发动机维护过程首次公开——央视军事
涡扇-10B发动机终于出现在官号的镜头了,就是那个推力超过14吨的“太行”先看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