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四架美军战机闯进我国领空,上级下令击落敌机,但导弹营长陈辉亭敢抗

紫藤绕风轩 2025-07-19 14:02:13

1968年1月,四架美军战机闯进我国领空,上级下令击落敌机,但导弹营长陈辉亭敢抗命不打,谁知战后,军长不仅没追责,反倒夸他干得好。 那天广西宁明导弹阵地警报撕裂长空。雷达屏上四个光点以密集编队直扑而来,萨姆-2导弹通电昂首,引导技师的手指悬在发射钮上颤抖。 而地空导弹二营营长陈辉亭却盯着汗湿的作战地图,因为那里标注着清晨起飞的歼-6航线,与雷达轨迹诡异地重合。 当上级的第七道歼灭令从话机炸响时,他突然扯开技师的手,关发射器!天塌我顶着! 话说山东平度少年陈辉亭的军事天赋,早在朝鲜战场便锋芒毕露。 在1952年冬,19岁的绘图员在赴高炮62师途中遭遇美军F-51扫射。 他指挥司机蛇形疾驰,三次惊险避开俯冲弹幕,二十分钟生死时速成为部队传奇。 在六年后,当地空导弹部队组建,这位亲手击落五架敌机的U-2克星已练就独门绝技。 仅凭雷达回波,便能分辨美制RB-57D与歼-6的微妙差异,前者发动机震动频率更高,尾迹回波呈细碎锯齿状。 然而1月23日的危机始于通讯黑洞。 清晨试飞的歼-6因电台故障失联,而维修厂却未按规程通报。 当四机编队误入北部湾折返时,雷达误判为美军F-4入侵。 但是陈辉亭却皱起眉,他是地空导弹部队的老资格,太懂美军的路数了。 当年老美战机来犯,都是分散着突袭,从没见过四架挤这么近往腹地飞。 然而陈辉亭的质疑遭遇指挥所铁壁。 当首次核实,空七军咬定宁明无战机升空,斥其动摇军心。 在二次质疑时,他注意到编队间距仅50米,要知道美军惯用500米疏散队形规避导弹。 最后在导弹通电待发之际,他冒险直呼航修厂,得知一架歼-6试飞未归。 他额头渗出汗,心里咯噔一下 ,这 要是试飞的飞机被认错了,天上这四架会不会是自己人? 之后的压力随距离锐减具象化,100公里时汗透衣背,30公里喉头涌起铁腥,17公里临界点上,七道军令已化为指挥所墙上七道深陷的指痕。 然而生死抉择在天平两端摇晃。 首当其冲的就是军人的服从之重,击落敌机可获一等功,即使是误判亦有军令护身。 但是每架歼-6耗资120万那相当8万农民年收入,更别提一个飞行员培养需要十年。 当副营长哭求执行命令时,陈辉亭猛地掀开迷彩服,腹部三道弹疤狰狞扭曲,朝鲜战场捡回的命,不是用来杀自己人的! 于是他嘶声下达最后指令,保持雷达锁定,导弹接电待发,但扳机由我亲手锁死! 此刻北部湾上空的歼-6编队,正因油料警报开启加力返航,尾焰在雷达屏炸开四朵致命金花。 在10时07分,红色电话机迸出参谋长的嘶吼,停火!是自己人! 此时阵地瞬间死寂,继而爆出劫后余生的呜咽。 在三小时后,率队归航的飞行员李卫国紧攥陈辉亭双手,他们是航校同期学员,机舱里还贴着1962年击落U-2的庆功合照。 当天连空七军军长刘玉堤都亲身来到了二营。 这位抗美援朝时打下 8 架敌机的老飞行员,握着陈辉亭的手半天没放,老陈,得亏是是你啊,要么后果不堪设想。 在那之后空七军军长刘玉堤当夜修改战例教材。 新增设飞行器电子指纹库,严令试飞报备双核查。 而后将陈辉亭总结的军令与良知平衡法则”刻入空军学院石壁,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落多少敌机,是护住每个战友。 到了2007年秋,退休将军陈辉亭重返宁明阵地。 锈蚀的萨姆-2发射架旁,新型红旗-9导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抚摸着当年关闭发射器的电闸,对年轻营长说起另一次抉择,1972年援越抗美,他带领专家组用四十七天培训越南导弹团,首战即击落美军A-117。 越南颁发的三级战功勋章背面,刻着与宁明事件相同的信条,武器应对敌,仁心须向友。 当雷达兵报告可疑目标再现,老人平静指向屏幕,看回波震荡频率,是海航的歼轰-7。 新兵们怔然注视将军的背影,恍见1968年那个汗透戎装的年轻营长,仍在十七公里的生死线上巍然矗立。 主要信源:(陈辉亭回忆录《天网》及《飞鸣镝》(解放军出版社))

0 阅读:154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