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刚强向春妮求婚,春妮告诉刚强:“结婚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结婚后,我
娱记烂番茄
2025-07-19 14:08:21
2017年,刚强向春妮求婚,春妮告诉刚强:“结婚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结婚后,我不会生孩子,我要丁克!”
孤儿院的笑声像风铃般清脆,刚强蹲在地上,抱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绘声绘色地讲着《小红帽》的故事。孩子们围成一圈,眼睛亮晶晶的,春妮站在门边,手里攥着刚送来的物资清单,眼神却复杂得像一池春水。
她从没想过,那个曾让她坚称“绝不做母亲”的信念,会在这片欢笑声中悄悄动摇。
一个月前,春妮还在刚强的求婚现场斩钉截铁地说:“结婚可以,但孩子免谈。”刚强点头如捣蒜,眼神却藏着狡黠的光,仿佛在说:“等着瞧吧。”如今,她站在这里,看着刚强被孩子们簇拥,内心却像被什么轻轻敲了一下。
1996年的北京广播学院,阳光洒在操场上,刚强穿着白衬衫,手里拿着一副台球杆,笑嘻嘻地对春妮说:“班花,陪我打一局呗?”春妮翻了个白眼,甩下一句“没空”,转身去找她的学长蒋虎。那时的刚强,标准的播音腔和阳光笑容让他成了女生眼中的“白马王子”,却唯独敲不开春妮的心。春妮喜欢蒋虎的才华和成熟,大学四年,两人从暧昧到恋爱,水到渠成。刚强黯然退场,埋头于自己的新闻梦。
2000年,春妮23岁,披上婚纱嫁给蒋虎,同学们惊讶她为何如此匆忙,她却笑得坦然:“稳定的家,才能让我安心追梦。”刚强则进入央视,隐在幕后,剪辑、配音、写稿,忙得像个陀螺。两人的人生轨迹像两条平行线,各自精彩,却再无交集。春妮在《SK状元榜》《春妮的周末时光》中大放异彩,2006年摘得金话筒奖;刚强则在2017年登上《新闻联播》,字正腔圆的嗓音传遍千家万户。
春妮与蒋虎的婚姻,像一首渐行渐远的曲子。事业繁忙,聚少离多,十几年无子,感情慢慢冷却。2015年,两人和平离婚,春妮在节目中轻描淡写:“没有对错,只是缘分尽了。”她把心门锁得更紧,告诉自己:单身挺好,孩子更不用想。
直到2017年,一场老同学聚会打破了平静。月亮姐姐端着果汁,笑眯眯地拉着春妮和刚强聊天:“你们俩,单身这么久,不考虑凑一对?”春妮嗤笑:“太熟了,下不了手。”刚强却认真地说:“我没问题,就看她愿不愿意。”
月亮姐姐像个“红娘”,软磨硬泡,终于让春妮松了口:“试试就试试。”
恋爱初期,春妮发现刚强是个彻头彻尾的“直男”。七夕约会,他迟到两小时,空着手走进餐厅。春妮气得想翻桌,刚强却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偷偷录的情诗,嗓音低沉:“你是我新闻稿里最难写的标题……”春妮愣了,气恼化成笑意,心想:这家伙,还真有点意思。
婚礼在樱花盛开的五月举行,春妮一袭白纱,刚强握着她的手,眼神像在读一份最重要的新闻稿。宾客祝福声中,春妮却再次强调:“我还是那个态度,孩子别想了。”刚强笑着点头,父母的催生电话却接踵而至。他从不逼她,只是默默行动。
他开始带春妮去孤儿院做义工。第一次去,春妮站在院子里,手足无措,刚强却像个老手,陪孩子们画画、讲故事。回家的路上,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些孩子,真可爱。”春妮没接话,眼神却柔和了几分。
另一个秋日的午后,刚强带着小侄子来家里玩。客厅地毯上,积木散落一地,刚强耐心地教小侄子搭高塔,嗓音温柔:“放这儿,稳稳的。”小侄子咯咯笑,塔倒了也不哭。春妮坐在沙发上,手里的杂志翻不动页,目光定在刚强身上。那一刻,她仿佛看见了另一个可能的未来——一个有笑声、有温度的家。
春妮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心理学研究表明,丁克族改变生育观念往往源于情感触动或社会环境影响。刚强的耐心、孩子们的笑脸、以及同事们分享的育儿趣事,像涓涓细流,慢慢渗入她的心。一次录节目,春妮挺着孕肚上台,笑着对观众说:“以前觉得孩子是负担,现在觉得,是个小奇迹。”
2018年,春妮怀孕了。刚强化身“全能奶爸”,从医院到家里,换尿布、哄睡、熬粥,忙得满头大汗。2019年,儿子出生,春妮看着刚强笨拙地抱着孩子,眼神里满是欣慰:“这家伙,果然没选错。”
如今,刚强和春妮一家三口,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院子里种满了春妮爱的月季花。他们的故事,像一朵迟开的花,兜兜转转,终究盛放。
在中国,丁克家庭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但许多人因家庭期望或情感触动选择生育。据2023年一项社会调查,约15%的城市丁克夫妇在婚后5年内改变初衷,原因多为伴侣影响或社会环境。
刚强与春妮的故事,映照了无数家庭在爱与责任中的微妙平衡。他们的转变,不只是个人选择,更是彼此包容与成长的见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