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开国中将孙毅中将外出理发,剪完之后还觉得长,于是让理发小伙再修一修。没想到,理发师态度恶劣地说道:“你个老头,别没事找事,赶紧走!”孙毅笑道:“娃娃,你这个态度可不行呀。” 孙毅1904年出生在河北大城县北关村,家里排行老五,小时候人称“孙老五”。他从小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工,年纪小小就学会了招呼顾客,称油盐酱醋,手脚麻利,嘴甜会说话,乡亲们都喜欢这个机灵的小伙子。 战乱年代,家里日子不好过,孙毅念书念得不错,尤其擅长算术,可惜没钱继续上学。十六岁那年,他下定决心离开家乡,改名叫“孙毅”,寓意做事果断坚毅,立志闯出一片天。 那时候国家乱糟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孙毅在军队里摸爬滚打,见过太多不平事,慢慢对国家前途有了自己的想法。 1933年,他接触到共产党的理念,觉得这就是救国的路子,当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战场上,孙毅打仗果敢,指挥有方,冲锋陷阵从不含糊。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带兵打过不少硬仗,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可谓实至名归。 孙毅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留胡子。军队里讲究纪律,剃须是规矩,可他偏偏坚持不剃,觉得这胡子是自己个性的象征。 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孙胡子”,这称呼在部队里传开了,后来连朱德元帅都知道了,特批他可以留着胡子。 孙毅这人没架子,平时跟士兵打成一片,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床,聊起天来跟老乡拉家常似的,谁见了都觉得亲切。他的率真和豪爽,让他在军中名声特别好。 退休后,孙毅彻底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住在北京,穿着朴素的布衣,跟街坊邻居没两样。每天遛鸟、逛街,喜欢跟人聊聊家长里短,谁也看不出他曾是开国中将。 1978年夏天,他走进一家国营理发店,想把头发剪短点。理发师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干活敷衍,剪完后孙毅觉得鬓角还长,提出再修修。没想到,这小伙子态度极差,直接甩脸子,嚷嚷着让孙毅赶紧走,言语里满是不耐烦。 孙毅没生气,只是笑着提醒年轻人,干服务得有个好态度。理发师被他的气场震住,愣在当场。店里主管认出孙毅的身份,赶紧过来打圆场,责骂理发师不懂事,催着他道歉。 孙毅没计较,摆摆手让理发师继续剪,完事后还付了钱。这件事虽小,却让人看到孙毅的胸怀。他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高官,而是真把“为人民服务”刻在骨子里的人。 这件事在理发店里传开后,主管拿它当教训,整顿了店里的服务态度。那位年轻理发师也改了脾气,干活认真了不少。孙毅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照旧过他的日子。 晚年他身体硬朗,每天早起散步,喂喂鸟,翻翻书,生活简单又踏实。他常说,做人就得对得起良心,为老百姓做点事,心里才舒坦。2003年,孙毅以99岁高龄去世,街坊邻里自发送行,感叹这位老将军的平易近人。
1978年,开国中将孙毅中将外出理发,剪完之后还觉得长,于是让理发小伙再修一修。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7-19 14:49:58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