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博士贡献了应对困境的答案#【南都快评:逆袭成博士的挖煤小伙,贡献了应对困境的答案】北京工业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致谢词近日在全网刷屏。在致谢文中,作者唐博士自述,高中毕业后没有让父母有太多负担,寒暑假都在打工。他在上海电子厂当车床工,在焦作化工厂建筑工地绑钢筋,在邯郸高速公路铺沥青,在晋城煤矿上扛炸药,在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掘进。
这份打工履历清单,被网友称为“一笔一血、一字一泪”。这个逆袭故事很朴素,却因为真实而格外有力量。
唐博士的升学之路非常坎坷。他来自小山村,12岁开始跟着父亲下小煤窑挖煤,经过两次高考才考上了专科。大学期间,他一边学习,寒暑假在各地打工养活自己、交学费。毕业后,他持续学习,先是专升本,学习地质工程,然后考了研,学习采矿工程,最后还读了博。
或许是因为打工耽误了学业,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一些”。但反过来说,这也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可以克服生活中的诸多困难。
现在都在说“寒门难出贵子”,一些人热衷于“躺平”,但唐博士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答案:起点低不代表没希望,路难走不代表走不通。一个普通人可以凭借最朴素的坚持和韧性,付出更大的努力,再加上一点机遇的眷顾,仍然可以为自己蹚出一条路。希望唐博士今后的人生一帆风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