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印度申奥可能是中国的阳谋。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访问新德里时,嘴上说着“印

竹风吟月 2025-07-19 17:03:50

/支持印度申奥可能是中国的阳谋。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访问新德里时,嘴上说着 “印度有潜力办奥运”,转身就私下跟幕僚吐槽 “基础设施是最大障碍”。这其实才是国际社会对印度的真实评价。 印度自己倒是信心爆棚。莫迪在班加罗尔的竞选集会上拍着胸脯保证,要让 2036 年奥运会成为 “印度世纪” 的开端。可国际媒体不买账,《经济学人》上个月刊文,把印度的申奥计划比作 “用沙子盖城堡”,还列了组扎心的数据:印度全国的体育场馆中,符合国际标准的不足 15%,能同时容纳 5 万人以上的大型场馆只有 7 座,还不如日本东京一个城市的数量多。 中国这边的态度就很微妙。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支持印度展现大国担当”,毕竟中国太清楚办奥运的门道了,2008 年从场馆建设到志愿者培训,每个环节都抠到毫米级,那种执行力放在全球也是独一份。 现在看着印度蹦跶着要接棒,国际社会自然会拿两者做对比。 国际体育界的老油条们更精明。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最近在采访中直言,印度连亚洲杯都办不利索,还举了 2022 年女足亚洲杯的例子 —— 原本定在孟买的决赛,因为场地草皮不合格临时改到新孟买,让赞助商损失了近 2000 万美元。这种操作放在奥运会上,后果简直不敢想。 印度国内的反对声也被国际媒体揪着不放。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拉吉夫写了篇专栏,算过一笔账:印度每年在公共卫生上的投入仅占 GDP 的 1.2%,却要拨出相当于 3 年卫生预算的钱去修奥运村。路透社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了五种语言,标题直接用 “奥运梦还是贫民窟噩梦”,明摆着就是想让全世界都看见印度的矛盾。 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报告里藏着更狠的话。去年那份长达 200 页的文件,用了 37 处 “风险”、28 处 “担忧” 来形容印度的筹备情况,尤其提到加尔各答的港口效率 —— 集装箱周转率只有上海港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运动员的器材可能到开赛都运不进赛场。这些细节,中国外交官在联合国的闭门会议上都引用过,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在给国际社会递证据。 印度喊了十年 “要超越中国成为 GDP 第三”,可连一场像样的国际赛事都办不利索。让它真刀真枪去碰奥运会,那些藏在 “大国崛起” 口号下的短板 —— 低效的官僚体系、混乱的城市管理、跟不上野心的基建 —— 都会被扒得明明白白。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