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菲律宾人对杜特尔特最大的抱怨就是:杜特尔特这么对华友好,中国都不肯开放菲律宾家政人员进入大陆劳动市场。 菲律宾家政服务业是国家经济支柱之一,菲佣以专业技能和英语能力闻名。许多菲佣拥有大学家政服务文凭,精通育儿、烹饪和老人护理。 香港的菲佣月薪约4000人民币,远低于大陆家政工人6000到10000元的工资。菲律宾民众认为,开放中国家政市场能让菲佣凭借低成本和高素质抢占市场,增加外汇收入。 2017年,杜特尔特在总统府接见劳工代表,承诺推动菲佣进入中国,赢得掌声。他多次在国际场合提出这一诉求,视之为中菲友好的重要纽带。 2016年10月,杜特尔特访华,在北京签署多项协议,菲律宾香蕉重返中国市场,结束了南海争端导致的贸易壁垒。 中国对菲律宾基建投资也大幅增加,如马尼拉的帕西格河桥梁项目和达沃的铁路规划。2018年,他在博鳌亚洲论坛再次提出菲佣问题,提交详细提案,列出菲佣培训标准和薪资方案。 然而,中国始终未松口。菲律宾驻华使馆多次与中方沟通,但均无实质进展。2019年,杜特尔特在达沃公开演讲,重申菲佣市场的重要性,依然未果。 中国对劳动市场的保护政策是菲佣进入受阻的核心原因。就业率是中国政府的首要指标,家政行业涉及大量中低技能劳动力,直接关系社会稳定。 大陆家政市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企,但开放外籍劳工可能冲击本地就业。上海和北京的家政公司雇佣本地工人,工资远超菲佣水平。 政府担心菲佣进入会挤压本地劳动力市场,增加失业风险。此外,开放家政市场需解决签证、劳动合同和文化差异等复杂问题,政策制定需要时间和严密规划。 菲律宾国内对杜特尔特的批评逐渐增多。2019年中期选举中,反对党抓住菲佣市场未开放的议题,质疑其对华政策的成效。 社交媒体上,网友贴出菲佣在香港工作的照片,抱怨杜特尔特对华友好未带来预期收益。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全球劳务市场受阻,菲律宾经济雪上加霜。 马尼拉的劳务中介机构暂停招聘,菲佣输出锐减。杜特尔特政府虽推动中菲抗疫合作,接收中国疫苗援助,但菲佣议题仍无进展,民众失望情绪加剧。 杜特尔特的对华政策确实带来经济红利。2016到2022年间,中国连续六年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16年的47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870亿美元。 中国投资的基建项目,如苏比克-克拉克铁路,改善了菲律宾交通网络。然而,菲佣市场未开放的承诺落空,成为杜特尔特执政的明显短板。 菲律宾劳工组织多次抗议,要求政府争取更多海外就业机会。2021年,马尼拉一家劳工团体提交请愿书,呼吁重新推动菲佣进入中国,但未获政府实质回应。 中国对菲佣市场的谨慎态度有其现实考量。家政行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稳定和文化融合。大陆家政市场乱象虽多,但本地劳动力供给充足,政府更倾向通过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而非引入外籍劳工。 菲佣的英语优势和低薪资虽具吸引力,但文化差异和监管难度让中国政府保持谨慎。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强调优先保障本地就业,间接回应了菲佣市场的讨论。杜特尔特虽多次努力,但未能突破这一政策壁垒。
据说菲律宾人对杜特尔特最大的抱怨就是:杜特尔特这么对华友好,中国都不肯开放菲律宾
霜月映寒潭幽
2025-07-19 17:14:18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