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代号“608”的地下党,因唯一的交通员病逝,和党组织失联,这时,他想

炎烬 2025-07-19 17:57:29

1949年,代号“608”的地下党,因唯一的交通员病逝,和党组织失联,这时,他想起了交通员生前的交代:“我若出事,你可以看报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月的北平,寒风像刀子一样划过街巷,这座古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但城内的国民党势力仍在负隅顽抗。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一位默默无闻的保密局工作人员正坐在自己狭小的办公室里,他叫王敬贤,表面上是国民党的特务,实际上是一名代号为"608"的地下党员。 此时的王敬贤手中握着两份惊人的情报,第一份情报显示,傅作义计划在1月20日前,对关押在草岚子胡同监狱的80多名政治犯进行秘密处决,这些政治犯中,有不少是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第二份情报则揭露了一个更为骇人的计划:军统北平站正在策划一场暗杀行动,目标是包括何思源、梁思成在内的多位主张和平的社会名流。 这两份情报都事关重大,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敬贤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他唯一的联络员老曹突然因病去世了。 老曹是个普普通通的羊肉摊贩,但实际上是负责城内六个重要情报点联络的地下党员,代号"牧羊人",他的真实姓名至今都是个谜,老曹的离世,让王敬贤失去了与组织联系的唯一渠道。 在这种危急时刻,王敬贤想起了老曹生前的一句话: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就要密切关注《平民日报》,这份表面上由国民党北平行辕主办的报纸,其副刊编辑李炳泉其实也是一名地下党员。 王敬贤开始每天仔细研究报纸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在1月15日,他在副刊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发现了一则特殊的广告,广告提到"望海楼"和"抵平"等字眼,这些都是华北城工部精心设计的联络暗号。 经过仔细解读,王敬贤明白了广告的含义:新的联络员已经到达北平,接头地点在前门外小江胡同的阳平会馆,这个看似普通的戏楼,其实是晋察冀社会部早在1938年就建立的秘密联络点。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就在王敬贤准备前往接头的1月16日下午,保密局突然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所谓的"肃奸行动",作为局里的工作人员,王敬贤不得不参加这个会议。 当他终于赶到阳平会馆时,已经错过了约定的接头时间,在戏台的角落里,他只看到了一个用粉笔画的十字标记——这是地下党"已撤离"的警示信号。 时间紧迫,王敬贤决定铤而走险,他想起城内还有一个备用联络点——教子胡同的三义书店,这个书店表面上经营文史典籍,实际是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但问题是,他和书店的同志互不认识。 1月17日的傍晚,王敬贤来到三义书店门口,他没有贸然进店,而是刻意在店门口来回踱步,若即若离地观察着店内动静,这种可疑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书店工作人员的警觉。 起初,书店的同志以为他是来踩点的特务,但王敬贤沉着冷静,主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为了证明自己是地下党员,他准确说出了1948年华北局城工部制定的《秘密工作十二条》的具体内容,这些机密条例只有真正的地下党员才会知道。 书店负责人肖田经过严格审查后,决定带他去见上级,经过一番周折,最终的接头地点定在了骑河楼医院,这家医院表面上是一家普通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实际上是地下党的重要据点之一。 1月18日凌晨,在医院的秘密会面室里,王敬贤接受了三重身份验证,首先,他准确背诵了1947年5月华北局会议的核心文件内容,这些内容只有地委级以上的干部才能接触,其次,他画出了老曹生前使用的特殊敲门暗号,最后,他从衣领的夹层中取出了那枚刻有"608"字样的铜牌。 经过层层验证,组织终于确认了王敬贤的身份,1月19日拂晓,地下党员刘仁通过秘密电台,将两份情报传送到了西柏坡,中央军委收到情报后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命令东北野战军部署部队,另一方面在谈判中对傅作义施加压力。 这些努力很快见效,1月22日,傅作义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草岚子监狱的政治犯获得解救,虽然何思源在1月18日遭遇了特务的炸弹袭击,但由于提前得到警示转移,他只受了轻伤。 但王敬贤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凭借在保密局的身份,他又获取了一份代号为"G计划"的机密文件,这份计划详细记录了国民党准备在撤退时破坏北平重要基础设施的具体部署,这些情报为北平的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保障。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古都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完整地保存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王敬贤和他的同志们,用智慧和勇气,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来源:《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地下党工作纪实》(档号:B103-1-46)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炎烬

炎烬

炎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