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是对冲动的惩罚,特朗普还在为伊朗的事发愁,伊朗这个事儿,前面该谈的已经谈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20 12:24:44

特朗普这是对冲动的惩罚,特朗普还在为伊朗的事发愁,伊朗这个事儿,前面该谈的已经谈了五六轮还是没谈成,该打的也已经打过了,等于是软硬兼施,到目前为止伊朗仍然是软硬不吃。 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美伊核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从年初的试探性接触到6月的直接军事冲突,双方关系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这场持续多年的博弈,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 今年3月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见证了美伊间接谈判的重启,双方代表在这个中东调停传统强国的斡旋下,进行了第一轮接触。 消息人士透露,美方释放了放松部分石油制裁的信号,而伊朗则要求美国首先解除2018年以来的所有经济制裁。谈判的蜜月期并不长久。 4月和5月双方在罗马和日内瓦又进行了三轮磋商,但分歧依然明显,伊朗坚持认为美国必须为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承担责任,并承诺不再重蹈覆辙。 转折点出现在6月中旬,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多个核设施发动了大规模空袭,据报道摧毁了位于纳坦兹和福尔多的部分离心机设备,这次行动得到了美国的默许,甚至可能提供了情报支持。 伊朗的反应比预期更加强烈,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罕见地发表电视讲话,称这次袭击“跨越了红线”,并威胁如果再次遭到攻击,将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伊朗随即宣布暂停所有核谈判,直到“侵略行为停止”,原定于6月15日在阿曼举行的第六轮间接谈判被无限期推迟,德黑兰还宣布,将铀浓缩浓度从目前的60%提升至90%,这一水平已经非常接近武器级标准的93%。 国际油价在袭击发生后的一周内上涨了12%,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95美元,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言论,更是让市场神经紧绷。 这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水道,承担着全球近20%的石油运输量,任何封锁行动都将给全球能源供应带来严重冲击,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0美元以上。 特朗普本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出矛盾态度,一方面威胁“下次袭击将更加残酷”,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与伊朗进行最好的谈判”。 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调停下,美伊双方同意恢复间接对话,特朗普在25日宣布,美国代表团将于下周前往阿曼,参加新一轮谈判。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表态相对谨慎,他在德黑兰表示伊朗愿意参与“建设性对话”,但前提是美国必须表现出“真正的诚意”,而不是“一边谈判一边挥舞大棒”。 尽管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史上最严厉制裁”,但伊朗通过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贸易,以及发展“影子船队”等方式,石油出口量已经从2020年的每天20万桶恢复到目前的每天150万桶。 俄罗斯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单边制裁,并呼吁恢复2015年伊核协议。 美国国内的中期选举将在11月举行,如果共和党在国会失去多数地位,特朗普推行对伊强硬政策的空间将进一步受限,而伊朗方面保守派势力对任何妥协都持谨慎态度。 当前最可行的方案可能是“分阶段实施”,美国首先解除部分非核制裁,伊朗相应将铀浓缩丰度降至20%以下;随后美国进一步放松石油制裁,伊朗允许更多国际核查;最终目标是签署一份比2015年协议更全面的新协议。 这种渐进式方法的好处是降低了政治风险,给双方都留有回旋余地。但挑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双方都能履行承诺。 对美国而言解决伊核问题也有现实考量,持续的地区紧张局势推高了能源价格,加剧了国内通胀压力。而且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成本巨大,每年超过500亿美元。 美伊核谈判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地区平衡、大国博弈和国内政治的复杂议题,这次能否打破僵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是否真正具备妥协的政治意愿。 从目前的迹象看,双方都有重启对话的动机,但要达成实质性协议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毕竟关系到美伊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 信源: 美国国务院 英国外交部 联合国安理会

0 阅读:5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