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要是能预见现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他还会搞垮苏联吗?其实看一下普京曾说过一句话

芸霄记史 2025-07-20 12:29:51

叶利钦要是能预见现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他还会搞垮苏联吗?其实看一下普京曾说过一句话就明白了,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那些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懦怯者,比如尼古拉二世和戈尔巴乔夫。   这番话的分量极重,几乎是把戈尔巴乔夫以及苏联的终结者叶利钦,一同钉在了历史的审判席上。   要理解普京为何会给出如此严厉的评价,就必须直面叶利钦掌权后给俄罗斯留下的那份沉重遗产。   他上台后力推的“休克疗法”,试图用最快的方式将俄罗斯整个国家带入西方市场经济的轨道。   然而这场剧烈的变革却导致通货膨胀完全失控,卢布的价值一落千丈,多少俄罗斯人一生的积蓄都化为了废纸。   商店的货架虽然摆满了商品,可民众的口袋里却没有了能够购买它们的钱。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变成了一场少数人瓜分国家财富的盛宴。   那些被称为“寡头”的群体,以极低的价格吞并了国家最核心的资产,一夜之间积累起惊人的财富。   在叶利钦执政的近十年里,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萎缩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社会倒退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大萧条时期。   经济上的混乱,也同步扩散到了地缘政治领域。   随着苏联红旗的落下,一个庞大的国家分裂成十五个独立的共和国,这让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边界全面后撤。   曾经作为战略腹地的兄弟加盟国,一夜之间变成了需要重新打交道的邻国。   更让莫斯科感到不安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开始了持续的东扩进程,军事联盟的边界线直接推进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在这张破碎的地缘政治棋盘上,与俄罗斯同根同源的乌克兰,其未来的走向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最敏感和棘手的问题,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深沉的伏笔。   承受了如此沉重的后果,人们不禁要问,当初那个亲手按下解体按钮的叶利钦,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起初,叶利钦也曾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支持者,但很快就因为嫌弃改革太慢而与其产生分歧。   他以一种极为罕见的姿态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央,这让他丢掉了官职。   但这次政治上的挫败,却意外地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民间声望,很多人把他看作是敢于挑战僵化体制的英雄。   凭借这股民意,他在1989年以极高票数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戏剧性地重返政治舞台。   1990年,他成功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这让他掌握了与苏联中央抗衡的实力。   他立刻打出了最具杀伤力的一张牌,那就是推动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   这份文件的核心是宣布俄罗斯的法律高于苏联的法律,这从根本上掏空了苏联中央的权力。   叶利钦心里清楚,只要苏联存在,他最多是二号人物,但如果俄罗斯独立,他就能成为最高领袖。   决定性的时刻在1991年8月到来,苏联保守派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勇敢地爬上一辆坦克发表演讲,呼吁抵制政变。   这个画面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捍卫民主的全球偶像,也让他彻底掌握了道义和政治的主动权。   叶利钦顺势联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同年12月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正式宣告苏联解体。   不过,把苏联解体的全部责任都归于叶利钦一个人的野心,其实是简化了复杂的历史。   在他发起致命一击之前,苏联这个巨人本身早已是百病缠身,经济停滞、民生凋敝、腐败横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摆在面前的可能并非是“解体”或“不解体”的选项,而是“缓慢崩溃”与“快速切割”之间的选择,只不过叶利钦选择了后者。

0 阅读:19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1
2025-07-20 13:08

少发垃圾文章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