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可真实历史中,周天子真会眼睁睁看着诸侯互相攻伐而坐视不理吗? 周天子手里攥着两副牌。 一副是自家军队,六军精锐驻扎在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总兵力七万五千人。按《周礼》记载,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六军就是这规模。 另一副牌更绝,诸侯国的军队指挥权。诸侯国虽有军队,但统帅全是周天子亲自任命的“命卿”。大国三军统帅三个命卿,小国一军统帅一个命卿。这些将领表面在诸侯国上班,实则直接向周王汇报。 监军制度更显周王心机。据《礼记》记载,“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每个大诸侯国都有三名中央特派员盯着,随时向周王打小报告。诸侯想背着周天子搞小动作?门儿都没有! 明公簋记录周天子一道命令就让明公带三族兵力征讨东夷。诸侯军队本质上是周王的“驻外部队”。 周天子还制定了史上最早的“国际法”——九伐之法。这套写在《周礼》里的法律条文,至今读来仍觉杀气腾腾: 恃强凌弱?削你封地! 残害百姓?大军压境! 内外暴虐?直接废君! 不听王命?封锁国境! 周昭王就曾亲自带着六师南征荆楚,《吕氏春秋》里“周昭王亲将征荆”六个字背后,是王室军权最鼎盛的写照。 但分封制埋下了致命隐患。 周王把土地人民分给诸侯时,没明确限制权力边界。诸侯国如同独立细胞,时间一长自然野蛮生长。 周王室又没建立中央税收体系,诸侯翅膀硬了,连京师闹饥荒都袖手旁观。 《左传》记载隐公时期,周王畿闹粮荒,还得靠鲁国君主拉下脸面向宋、卫、齐、郑等国借粮。 王室衰微至此,九伐之法再严厉也成了空文。 周初分封本是“分寄式中央集权”,诸侯替王守土守民。当周王实力衰退而诸侯崛起,再精妙的制度设计也挡不住历史车轮。 春秋烽烟四起时,九鼎已轻如鸿毛。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可真实历史中,周天子真会眼睁睁看着诸侯互相攻伐而坐视
闻史忆今阁
2025-07-21 03:03:21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