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学者戴旭发出震撼战略警告:中国空军必须为沿海城市构建3000公里防御纵深!

有范又有料吖 2025-07-21 10:28:58

鹰派学者戴旭发出震撼战略警告:中国空军必须为沿海城市构建3000公里防御纵深! 戴旭在最新言论中指出,中国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是国家经济命脉,GDP总量占全国超过四成。一旦遭遇攻击,后果将是现代化进程大幅倒退。为防范此类风险,空军必须构建覆盖3000公里的战略防线,确保在敌方战机、航母或导弹靠近之前,就能将其拦截在公海。 他强调,现代战争节奏快、反应窗口短。敌方隐形战机若从第一岛链起飞,仅需数小时便可直达东南沿海。3000公里防御纵深,覆盖范围刚好包括日本至关岛一线,即美军第二岛链的核心区域。 美军当前在第一岛链部署有F-35隐形战机、宙斯盾驱逐舰等高强度作战力量;在关岛则设有B-2轰炸机、航母战斗群等战略力量,第三岛链的夏威夷更是美国本土防御屏障。戴旭认为,这一连串部署构成了美国“C形包围网”,其核心目的是遏制中国战略空间的扩展,一旦收紧,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沿海城市。 戴旭提出的应对之策,是“反接近/区域拒止”(A2/AD)战略。他主张,中国空军必须前出作战,在2000到3000公里范围内打击敌方海空基地或舰队。其中关键在于构建全天候预警与情报体系,通过预警机、卫星等手段,持续监控岛链动态,实现快速响应。 他借鉴俄乌冲突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俄罗斯在远程打击和防空纵深上的薄弱,使其城市和军队在巷战中付出沉重代价。中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在战略上构建防御缓冲区,阻止战争蔓延至本土。 历史上,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炮击广州,抗战时期日军轰炸上海,都给中国沿海带来巨大创伤。戴旭警告,必须以现代手段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他主张大规模列装歼-20隐形战机、运-20战略运输机,配合高性能无人机,构建远程空中打击与快速投送网络。 导弹力量方面,东风系列需进一步提升打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卫星网络必须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实现信息优势不落后。近年歼-20已具备远程巡航能力,预警机活动范围扩展至第二岛链,显示出战略部署与戴旭构想趋于一致。 此外,戴旭还强调信息战的重要性。他指出,未来战争中,敌方高度依赖卫星、网络等手段进行指挥调度,中国必须拥有强有力的电子战与信息反制能力,以保障自身通信安全并干扰敌方作战体系。 这一战略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军迷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热烈讨论。有观点认为戴旭点出了要害,是对现实威胁的清醒认知;也有人认为其观点偏于激进,风险评估过重。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中国空军的发展速度显著加快:歼-20批量列装、运-20投送能力倍增、预警机高频巡航、新型无人机实战化应用。这些变化正是“远海攻防一体化”战略逐步落地的具体体现。 无论观点如何,戴旭的警告再次提醒我们:国家安全的底线,永远要靠实力来维护。构建纵深防线,主动谋划远海防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战方能止战”。

0 阅读:0
有范又有料吖

有范又有料吖

有范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