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杨得志到农村看望老战友,却发现他没钱看病,过得很不如意,当地县政府诧

紫藤绕风轩 2025-07-21 11:51:42

1974年,杨得志到农村看望老战友,却发现他没钱看病,过得很不如意,当地县政府诧异地问道,咦,他不是汉奸保长吗? 那年寒冬,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踏进湖北江陵县侯垱村一间透风的泥屋。 炕上蜷缩的老人左腿溃烂,灶台结着冰碴,墙角药罐早已见底。 当杨得志颤抖着唤出李祥时,老农浑浊的眼里突然迸出火光,这个被全县唾骂的汉奸特务,正是长征路上冒死把他背出腊子口战场的红军团长。 时间回到1929年江西瑞金,那个时候17岁的侯礼祥在红军花名册按下手印时不会想到,登记员将礼祥听作李祥的一笔之误,竟成了缠绕半生的枷锁。 之后的他随红三军团转战湘江、强渡大渡河,子弹曾打穿他的右肺,弹片至今嵌在左腿骨里。 恶在1935年腊子口血战,时任红一军团营长的他率突击队撕开敌军防线,从死人堆里背出负伤的团长杨得志。 硝烟中两人浑身是血,杨得志紧握他的手说,兄弟,咱们都要活到胜利那天! 之后在延安抗大毕业后,侯礼祥任中央警卫团副团长,负责保卫党中央安全。 而在之后1939年鄂西会战中他身负重伤,组织安排他潜回家乡江陵开展地下工作。 为获取情报,他被迫接受伪政府委任的保长职务,却将重要情报缝在棉袄夹层传送给地下党。 在多年后的深夜,一伙盗贼撬开侯礼祥的租屋,偷走了珍藏红军证件、奖章和党组织证明的皮箱。 而这时候恰逢江陵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单线联络人牺牲,此时的他像断线的风筝飘零在乱世。 带抗战胜利后,这位真正的红军团长在老家摆茶摊维生,然而不明真相的村民却指着他的背影咒骂,给日本人当过保长的狗汉奸! 在1959年清理阶级队运动中,侯礼祥被扣上历史反革命帽子。 而县政府档案中查无侯礼祥,只记载着伪政权时期的侯保长。 当时他也曾为自己证明过他瘸着腿跑遍县革委会申诉,我是跟杨得志打过腊子口的李祥啊! 然而办事员甩来冷眼,杨将军的战友会混成你这模样? 直到1961年冬,侯礼祥在《人民日报》看到杨得志授衔上将的消息。 于是他连夜写信寄往济南,却被县里截留,特务想攀附首长,定有阴谋! 于是在此后十年,他白天扫厕所,晚上蜷在牛棚咳血。 然而转机发生在1971年深冬。 59岁的侯礼祥揣着攒了半年的红薯干当干粮,扒煤车辗转千里到济南。 当军区哨兵见这个满身冻疮的老农直呼首长姓名,怀疑他是疯子。 于是他在冰天雪地中站了六小时,直到哨兵动容通报。 当杨得志见到纸上熟悉的字迹,强渡大渡河、腊子口突击、抗大三期二班,顿时泪如雨下,快请李祥同志! 在这之后他的身份才被真正揭开,他所做的一切才被世人熟知。 在1974年杨得志亲赴江陵,县委领导还提醒他,这人是汉奸,您别被骗了。 在漏风的农舍里,将军掀开老战友的棉裤,左腿枪伤溃烂见骨,正是1939年鄂西战场留下的。 杨得志当场对县干部拍桌,他救过我的命!红军花名册的李祥就是他! 真相随档案解密水落石出,延安抗大合影第三排左四的浓眉青年,红军名册上被圈注李祥即侯礼祥的补正记录,还有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的突击队长名单。 1975年1月,江陵县委为侯礼祥恢复红军待遇,二级伤残军人补助终于让他在生命最后十年吃上了药。 到了1991年侯礼祥病逝时,陪葬品只有三样,杨得志送的新棉袄、补发的残废军人证,还有张泛黄的纸条。 上面是他生前反复誊抄的自我证明,我是红军,我是党员。 名字的重量,在这位老兵身上压了四十年。 他怕的不是吃苦,他怕的是别人骂他汉奸。 历史曾因一字之差将他遗忘,却又因刻进骨血的身份自证重铸荣光。 当档案馆里泛黄的名册与病榻上的溃烂伤口彼此印证,我们才懂得,真正的信仰从不需要勋章加持,它会在最深的黑暗里,自己发出光来。 主要信源:(红一军团军史研究室——《长征战役详录》)

0 阅读:86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

紫藤绕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