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这次俄乌冲突,虽然

墨海深处寻宝 2025-07-21 15:01:35

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这次俄乌冲突,虽然跟咱们没啥关系,但俄军却给中国留下了“三大教训”,一来是不能迷信导弹,二来是不要轻视老美,三来是不能心慈手软,这分别该如何解释呢? 为什么说别迷信导弹?俄军刚开打那会,仗着自己导弹多,一天就往乌克兰扔了160多枚,可后来发现,导弹这东西没想象中那么神。 乌克兰从西方弄来不少防空装备,像“爱国者”系统,再加上电子战一干扰,俄军导弹命中率从刚开始的70%跌到了20%以下。就拿Kh-101巡航导弹来说,虽说用了隐身技术,但亚音速飞行还是容易被盯上,而且一发导弹造价不菲,打出去不一定能换来多大战果。 后来俄军改用集束弹药,比如“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一次能撒54枚小炸弹,确实炸了不少乌军飞机,但这种武器国际上争议大,用多了还容易误伤平民,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二是别轻视老美。美国给乌克兰的“标枪”反坦克导弹,专门打坦克顶部,俄军好多T-72坦克就这么被掀了天灵盖。 一开始俄军给坦克装了格栅装甲,可“标枪”还是能穿透,后来又加上反应装甲,才算勉强扛住。 还有“海马斯”火箭炮,射程能到92公里,还能打战术导弹,乌军拿它炸俄军弹药库、桥梁,逼得俄军后勤线往后退了30多公里,就说安东诺夫斯基大桥那次,乌军一发火箭弹下去,直接切断了克里米亚和赫尔松的补给线,俄军满载弹药的车队都炸飞了。 而且经济上,美国拉着盟友对俄搞制裁,到2025年制裁都超过3万项了,美国一家就占了快四分之一。俄罗斯GDP在2022年直接缩水2.1%,卢布汇率像坐过山车一样,2024年一度跌到1美元兑113卢布,能源出口也大受影响,天然气出口量从2021年的2380亿立方米锐减到2023年的1436亿立方米。 这还不算,美国情报支持也厉害,乌军能击沉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据说就是靠美国卫星给的坐标。 最后就是别心慈手软。俄军一开始想着“仁义之师”,对乌克兰能源设施下手不够狠,结果乌军一边用西方援助的武器反击,一边还能从欧洲进口电力维持军工生产。 直到后来俄军反应过来,加大对乌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可这时候乌军已经修复了不少,还把防空系统部署得更密集了。就说2024年6月那次,俄军发射了150多件武器,把第聂伯河水电站炸得产能下降20%,但乌能源部还是能通过限电措施撑着。 在占领区控制上,俄军也吃了亏,马克耶夫卡村就这么大点地方,俄军打了半个月才拿下来,结果刚占领又被乌军反扑,伤亡率超过92%。还有后勤补给线,乌军专门盯着克里米亚大桥和铁路渡轮炸,俄军燃料和弹药运不上去,前线部队只能干着急。有一回乌军一枚“海王星” 反舰导弹,把载着30节油罐车的铁路渡轮给炸了,直接断了克里米亚的燃料供应。 这些事合在一块看,俄军的教训确实深刻。导弹再厉害,也得有制空权和电子战配合;美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制裁,能从根子上削弱对手;战场上犹豫不决,只会给敌人留喘息机会。咱们虽说不掺和俄乌的事,但这些经验教训,确实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墨海深处寻宝

墨海深处寻宝

墨海深处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