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表态,事后就连菲律宾国内的人也在骂他愚蠢,那他当时为何要这样说呢?他真的愿意归于中国吗? 菲律宾独立之后在安全问题上基本倚重美国,合作关系非常紧密,可自从杜特尔特上台,局面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本身性格就很特立独行,说话不怎么拘泥,甚至常常“语出惊人”。 杜特尔特上台以后对美国表现得比之前很多总统都要强硬,时不时批评美国,公开表达不满,他对中国反倒越来越友好,频频释放合作信号,可以说他让菲律宾的外交风格发生了很大转折。 在南海争端问题上,虽然菲律宾当时在国际仲裁上获得了看似不错的结果,但杜特尔特的处理方式让很多人没想到,他直接选择“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在仲裁结果上大作文章。 有人批评他软弱,其实他更看重实际利益,尤其是眼下菲律宾经济发展亟需突破,资金、技术、基础设施都很短缺,中国正好在推动海外投资和大型建设项目,这对杜特尔特解决本国发展难题很有吸引力。 杜特尔特想找机会让菲律宾赚一波快钱,把国家经济拉起来,他提出了大规模基础设施计划,想让全国迎头赶上,而这背后迫切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大金主注入资金和资源。 他觉得与其一直依赖美国那个“老朋友”光说不做,不如主动拉中国下水,让老百姓的生活先得到实实在在的改观,和中国搞好关系,或许能让更多项目、资金落地,对杜特尔特来说,实用主义比传统外交观念更重要。 无论历史上菲律宾和中国怎么打交道,文化、贸易往来有多深厚,现代国家主权观念已经彻底不同了,杜特尔特这样的说法更多是一种夸张或者调侃式的修辞,透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有点像是他在和中美两个大国“打太极”的信号。 一方面告诉中国,菲律宾有诚意合作,欢迎来投资,另一方面也变相给美国施压,逼美国多拿出点实际好处。 不过菲律宾老百姓对这番言论反应特别激烈,毕竟在他们眼中自主独立太重要,哪怕嘴皮子上说一句“当别国的省”也很难接受。 一时间,菲律宾的学者、媒体、普通市民都在猛烈批评杜特尔特,觉得他伤害了国家的自尊心,甚至辱没了国格,这种反感也很容易理解,一个主权国家当然不可能随随便便接受做谁的“省”。 其实杜特尔特政府在关键时候并没有真的失去底线,无论怎么靠近中国,菲律宾依然维持着与美国的安全合作条约,中菲关系里的合作机遇确实多了——资金、旅游、基建、贸易都有进展——但争议并没有彻底消失,尤其是南海这一块,分歧一直存在。 外交上,菲律宾始终没完全倒向任何一边,还是想在两大阵营之间尽量“左右逢源”。 后来局势转变了,新总统上台后,菲律宾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又更为密切,南海问题上,菲律宾最近两年甚至变得更强硬,对中国的态度反而“转凉”。 这说明杜特尔特时期的极端说法,其实是特殊环境、个人风格下的一时权宜,并非菲律宾社会的主流意愿,更不是国家长期政策方向的表现。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菲律宾总统语出惊人:让菲成为中国一个省》
杜特尔特病重,海牙却“放空”:这场法律与死亡的赛跑,菲律宾摊牌了海牙又准备休
【31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