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白人身材更加高大强壮,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却打不过黄种人?真相是,白人的体格优势

探修説 2025-07-21 17:15:51

欧洲白人身材更加高大强壮,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却打不过黄种人?真相是,白人的体格优势并不等于战斗力强,黄种人更擅长战斗。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取决于谁块头大,而是看谁更能打、更有谋略、更有死战到底的决心。 很多人以为冷兵器时代欧洲人靠高大体格就能碾压黄种人,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咱先得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到中世纪 —— 那时候欧洲人根本没现在这么高。根据历史学者研究,中世纪欧洲男性平均身高也就 1 米 7 到 1 米 73 左右,和同时期中国汉朝男性的身高差不了多少。为啥?因为欧洲当时农业落后,粮食经常不够吃,老百姓长期营养不良,连国王都不一定能顿顿吃饱,更别说普通士兵了。反观中国,从汉朝开始就有成熟的农业灌溉系统,士兵能吃上小米、小麦,体格上其实并不吃亏。 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谁胳膊粗腿壮,而是战术、武器和脑子。就拿蒙古西征来说,成吉思汗的骑兵平均身高也就 1 米 6 多,但他们打仗根本不跟欧洲骑士硬碰硬。蒙古人每人带 3 到 5 匹战马,白天轮流骑,晚上换马狂奔,一天能跑 200 多公里,欧洲重骑兵的大笨马根本追不上。 更绝的是他们的复合弓,用牛角、牛筋和木材做的,射程 200 米,每分钟能射 6 到 8 箭,而且箭头涂了毒药,中一箭非死即残。欧洲骑士的铠甲虽然厚,但蒙古人专射马腿,马一倒,穿着几十斤铁甲的骑士摔在地上就跟乌龟翻壳似的,只能等死。 再看看中国的弩,那才叫黑科技。秦朝的蹶张弩能射 300 米,唐朝的伏远弩射程超过 500 米,而且弩箭头部是三棱形的,能轻松穿透欧洲骑士的锁子甲。更厉害的是连弩,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元戎弩,一次能射 10 支箭,一排弩手齐射,欧洲骑士团的冲锋阵型瞬间就被打散了。反观欧洲,他们的弩直到 12 世纪才普及,而且射程短、射速慢,还被教会禁止使用,说 “不符合骑士精神”,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战术上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别。中国从《孙子兵法》开始就讲究 “上兵伐谋”,蒙古西征时,先用小股部队佯攻,把欧洲军队引到预设战场,然后主力从侧翼包抄,用 “曼古歹战术” 轮流放箭,把敌人耗到崩溃。而欧洲骑士打仗就跟斗牛似的,排成密集方阵硬冲,完全不考虑地形和对手的变化。比如 1241 年的利格尼茨战役,波兰和条顿骑士团 1 万多人排成一字长蛇阵,蒙古人故意让出一条路,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后,突然用火箭点燃周围的草原,大火夹着箭雨,骑士们被烧得连人带马到处乱窜,最后全军覆没。 更关键的是,黄种人文明普遍是中央集权,能集中资源办大事。汉朝打匈奴,能动员几十万军队和民夫,把粮食从内地运到西域;唐朝灭突厥,李世民一声令下,李靖、李勣两路大军同时出击,把突厥可汗打得措手不及。而欧洲呢,封建制度下国王连自己封地以外的军队都调不动,1096 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各国骑士各自为战,连统一指挥都没有,差点被塞尔柱突厥人全歼。 其实体格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反而是个累赘。欧洲骑士的铠甲加上战马,总重量超过 200 公斤,跑不了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而蒙古骑兵轻装上阵,每人带几斤肉干和奶酪,饿了就割马血喝,能连续作战一个月。更绝的是他们的心理战,打下一座城就故意放走几个俘虏,让他们回去传话说 “蒙古人吃人不吐骨头”,吓得欧洲老百姓还没开战就先慌了神。 历史早就证明,战争从来不是摔跤比赛,靠的是脑子、技术和团结。蒙古人用轻骑兵横扫欧洲,匈奴人用 “上帝之鞭” 抽垮西罗马,明朝用火炮和弩手击退葡萄牙殖民者,这些都不是因为体格,而是因为战术、武器和决心。现在有些人还抱着 “白人天生强壮” 的偏见,那真是该好好补补历史课了。

0 阅读:75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