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役前线,142号高地上14名战士无人指挥,他们的排长刚刚牺牲了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21 22:58:27

1984年,老山战役前线,142号高地上14名战士无人指挥,他们的排长刚刚牺牲了。此时,杨国跃自告奋勇出来指挥,战士们瞬间士气大振! 主要信源:(高进农——《云县民政志》) 1982年,云南小伙子杨国跃参军入伍,被分到昆明军区的一个连队里。 他个头不高,皮肤黑黑的,平时训练特别卖力,成绩在全连数一数二。 比如练枪的时候,别人挂两块砖头练稳定,他非挂三块,还多举十五分钟。 扔手榴弹,别人练三百颗,他一定扔五百颗。 这么拼命,是因为他老家在云南农村,小时候亲眼见过越南军队在老山那边捣乱,炮轰咱们的边防和老百姓。 他憋着一股劲,想练好本事,等打仗时多杀几个敌人,给乡亲们出气。 连长看他表现好,就想提拔他当班长,可杨国跃死活不答应,软磨硬泡找营长、参谋长求情,最后连长只好让他去一班当普通兵。 为啥这么倔? 原来他家里穷得叮当响,老爹年纪大身子弱,干不了重活,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全家就指望他这个壮劳力。 他盘算着,要是当了班长,说不定得长期留在部队,家里没人照应,日子更难过。 所以他一门心思盼着早点退伍,回家种地养家。 时间一晃到了1984年,老山前线打起来了。 咱们军队憋着一股火,要收回被越南占去的地盘。 开打前,炮兵轰了二十多天,把越军的雷区、工事炸得稀巴烂。 杨国跃所在的团也上了前线,冲锋号一响,他们像猛虎下山,七分钟就拿下了松毛岭,打得漂亮极了。 可杨国跃高兴不起来,九班的班长在战斗中牺牲了。 那个位置本来是他的,是他推掉的。 现在班长替他送了命,杨国跃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又愧又痛。 他二话不说,主动站出来接下班长担子,还跟上级说,要是排长缺人,他也愿意顶上去。 这变化不是他改了主意,而是战火烧到跟前,他顾不上小家了,满脑子就想着带战友们守住阵地,给牺牲的兄弟报仇。 团里派杨国跃带九班,跟着排长李海欣去守松毛岭东南的142高地。 这地方不大,就一个操场大小,可位置太要命。 卡在越军通往那拉地区的咽喉上,是咱们的核心防线。 高地石头多,南边陡北边缓,根本修不了像样的工事。 越军天天打炮,杨国跃和战友们白天只能缩在猫耳洞里躲着。 洞里又闷又潮,热得人喘不过气,大家商量好一天只做两顿饭,饿了就啃压缩饼干。 最难受的是没水喝,渴得不行了,才派人冒险跑一公里下山打水。 这么熬了两个多月,连队突然传信说越军可能要攻高地,赶紧增派了人手。 可加上新来的兵,总共才十五个人守阵地,力量还是单薄。 7月12号天没亮,六百多越军偷偷摸摸扑上来。 杨国跃跟着排长李海欣趴在草堆里,眼瞅着敌人近了,两人一齐开火,子弹像雨点一样扫过去。 战壕里的战友也跳出来扔手榴弹,炸得越军鬼哭狼嚎,头一波进攻被打退了。 可越军不死心,分三路从正面强攻。 李海欣赶紧把兵分成三组顶住。打着打着,排长突然中弹,胸口和肚子各挨一枪,血哗哗地流。 杨国跃冲上去要包扎,排长一把推开他喊:“别管我!快去传话,剩一个人也得守住阵地!” 话没说完,炮弹就在旁边炸了,排长当场牺牲。 这下阵地乱套了,炮火把掩体和通讯设备全炸烂,消息传不回连队,炮兵也瞄不准敌人。 更麻烦的是,排长没了,谁来指挥? 阵地上有三个班长,按规矩该班长顶上,可没上级命令,谁也不敢乱动。 越军一个加强排借着炮火又冲上来,杨国跃一看急眼了,扯着嗓子喊:“兄弟们,现在我来代理排长,都听我的!咱们得给排长报仇,死也得守住这儿!” 大伙儿没一个反对,立马听安排。 杨国跃重新布阵,让战友各守各位,拼死反击。 可敌人太多,咱们人少,打着打着,四个战士牺牲了,五个重伤动不了。 眼瞅着越军要占高地,杨国跃知道硬拼是送死,赶紧带着剩下四个能打的兵,把重伤员拖进地下坑道,借着石头缝跟敌人打游击。 子弹快打光时,坑道外突然响起喊杀声和炮响,援军到了! 杨国跃激动得眼泪直冒,领着战友冲出去,里应外合把越军打得落花流水。 敌人死伤惨重,只好撤退。 仗打完了,一清点,杨国跃一个人干掉十三个越军,团里给他记了一等功,封了“战斗英雄”。 守高地的战友们也都立了功。 回头想想,杨国跃当初死活不当班长,是怕耽误了回家养父母弟妹;战场上他抢着当班长排长,是把战友的命扛在肩上。 这种转变不是他变了心,而是分得清轻重。 太平日子顾小家,战火来了顾大家。 那个年代的兵,骨子里就刻着这份担当。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无名

无名

1
2025-07-21 23:16

洞里又闷又潮,热得人喘不过气,大家商量好一天只做两顿饭,饿了就啃压缩饼干。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