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

江卿曻 2025-07-22 02:32:52

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1969年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交火让外界知道,苏联表面上强势,关键时刻却显得底气不足。

很多人以为苏联的失败终究是输给了美国,但回头看,真正导致它崩溃的,却是对中国的不信任和算计,把最有潜力的朋友推开之后,苏联才慢慢走向孤立无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刚成立,经济和工业都一盘散沙,却不得不顶着压力,硬着头皮派出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队挡到了三八线上。

表面上看苏联口头支持朝鲜,但实际上把风险推得远远的,在关键时刻不愿直接出手,转头却拿一堆老旧武器资源算账来让中国买单。

那会儿中国经济紧张,困难重重,却还是想尽办法把一笔笔债给结清了。

结果盟友之间的这笔账,在中国人心里划下了一道沟。明明最需要支援的时候,苏联选择保守,等到局势结束,又反过来追着细账。

对一个刚刚经历战争和苦难的新中国来说,失望是难免的。

赫鲁晓夫接任后,提出让中国配合搞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设想,这等于把中国当成自己的附庸,没有考虑中国想要自主发展的立场。

战场上并肩作战可以看到彼此的本事,谁都不愿意再被牵着鼻子走。疲于计算利害和地盘的苏联,让中国越看越疏远。

后来,苏联又在古巴与美国角力。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赫鲁晓夫先姿态很强硬,后又因压力迅速退缩,把局面甩给古巴政府,让盟友们大跌眼镜。外强中干的本质越发明显。

和苏联的做法相比,美国虽然也自有算盘,但至少朝鲜战争里是正面硬刚,并没有在关键节点甩掉盟友。对那些依赖大国支持的国家来说,靠不住的支持就是最大的风险。

而且苏联内部领导层长期缺乏明确共识。政策摇摆,把握不住盟友的心思,动不动就计较得失,大局始终顾不了全,这不仅损伤盟友之间的感情,也影响自身地位。

等到1960年代中苏彻底闹翻,红色阵营的分裂就成为定局。曾经最能打的队伍转身变为警惕甚至敌对的对象,苏联再想挽回信任已来不及。

珍宝岛一战,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说要还击中国,喊得很厉害,到真刀真枪时却没敢硬碰硬,这样的表现让附近国家看得明明白白。

结果中苏分裂之后,苏联对外孤立,内部负担加重,领导权威也不断消散,最终走向解体。

说到底,一个阵营没有了信任,谁给出的承诺都不再管用,全靠算计和强硬维系不了长久的关系,最后不可避免地自己垮掉,这才是真正的输家。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